小米YU7,这款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新标杆SUV,自6月26日开启预定以来,便引发了市场的疯狂抢购。然而,在火爆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订单秒光,交付却要等上一年!
YU7的火爆程度,从订单数据可见一斑。18小时内,锁单量便突破24万台,远超年度产能预期。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配置的交付周期竟然长达56周!这意味着,部分消费者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到新车。
黄牛横行,订单转卖溢价高达2万!
交付周期如此之长,却并未浇灭消费者的热情。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YU7订单的转卖价格水涨船高,高溢价甚至达到2万元!一些黄牛甚至通过专业设备批量抢单,构建起“-加价-转售”的利益链,单笔订单的套利空间高达1.3万元。
小米汽车,如何应对乱象?
面对市场乱象,小米汽车已经启动了多维度应对措施。官方客服确认订单信息锁定机制,法务团队联合二手平台清理违规信息。同时,小米汽车也在强化线下服务能力,试图通过用户体验转化缓解订单焦虑。
产能瓶颈,市场预期管理难题!
YU7订单火爆的背后,暴露出新兴电动车企面临的产能管控与市场预期管理难题。厂商需要建立动态产能调节机制,探索“定金可退”政策与产能爬坡进度的匹配方案。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预购转卖行为的界定研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自由交易间寻求平衡点。
YU7的火爆,是产品力的体现,也是市场供需失衡的产物。小米汽车需要正视问题,采取措施,才能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生态。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