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拖拉机已经初现身影,它的涌现预示着农业正逐步向机械化转型。那时,农村常用的拖拉机有两种类型:链轨式和胶轮式。这些不同型号的拖拉机,是否还在你的记忆深处留下痕迹呢?
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年代的拖拉机,它们曾是我们的得力助手,陪伴我们耕耘收获。有些网友或许曾是那些日子里的拖拉机手,你们的辛勤付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粮食产量,我们由衷地感谢你们。
一首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村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们争相观看拖拉机的到来。老爷爷看着轮子摸着犁,满怀感慨地说:“盼望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今天。”驾驶员高声宣讲着人民公社的力量,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那个时代,我们有许多不同型号的拖拉机。首先是乌尔苏斯,这款五十年代从罗马尼亚引进的拖拉机,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来被东方红54、75所取代。它的启动方式独特,需要燃烧硫磺棒,驾驶起来噪音大、性能差、速度慢,但牵引力强大,常用于运输。
接着是千里马28,这是七十年代朝鲜生产的拖拉机,在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中曾出现过。还有尤特兹-45,这款从罗马尼亚进口的中型轮式拖拉机主要用在北大荒的农场。
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则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农业正式迈入机械化时代。东方红-75履带拖拉机是它的升级版,生产数量近百万辆,为农村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还有鸭绿江一号、邢台立式120拖拉机、东方红-28拖拉机、天托铁牛-55、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以及上海-50拖拉机等。这些拖拉机都在那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最后,还有一款少见的拖拉机,你能说出它的型号和用途吗?这些老旧的农机具让我们回想起那个年代的艰辛与奋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拖拉机是值得称道或者你曾经驾驶过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