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主角还是大家的老熟人——贾跃亭。
他在美国洛杉矶风风光光地发布了一款号称是法拉第未来(FF)旗下的全新车型,叫FX Super One。
发布会上,老贾还是那个熟悉的风格,沐浴在加州的夕阳下,眼含热泪,大谈梦想和坚持,说这是他人生的新起点,还顺带提了提没能送孩子回家的遗憾,那股子“为梦想窒息”的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可就在大家以为他这次真要王者归来的时候,这台新车一亮相,画风就突然不对了。
眼尖的网友们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车怎么那么眼熟?
很快,就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这不就是咱们国产的长城魏牌高山9换了个前脸吗?
一时间,网上炸开了锅,各种对比图满天飞,质疑声、嘲讽声此起彼伏,甚至连长城汽车自己估计都看得一头雾水,心里可能在嘀咕: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当FX Super One正式亮相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跟咱们国内的车型做对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台在美国发布的“全新”MPV,从车身侧面的线条、车顶的弧度,到车窗的形状和门把手的位置,几乎都和长城魏牌旗下的高端MPV高山9一模一样。
这就好比一个人跟你说他亲手设计了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结果你发现除了领口的扣子换了个颜色,其他地方跟你衣柜里的一件一模一样,这感觉就非常奇妙了。
一位汽车博主更是毫不客气地直接开怼,说这已经不是什么“借鉴”或者“致敬”了,这简直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拿来主义,硬生生地忽悠消费者。
这种说法虽然直接,但也确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如果说外形上的高度相似还可以用“英雄所见略同”或者“设计理念趋同”来勉强解释一下,那么接下来法拉第未来官网自己搞出的一出“乌龙事件”,可就真是把这层窗户纸给彻底捅破了。
就在新车发布那段时间,有手快的网友在FF的官方网站上,发现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宣传文案。
在介绍FX Super One强大的性能和配置时,网页上赫然出现了“高山9全系标配的Hi4 T以及智能电四驱”这样的字眼。
这就太尴尬了,好比你在介绍你家新出生的孩子多么优秀,结果不小心说漏了嘴,夸的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
Hi4 T技术是长城汽车潜心研发的混动专用技术,是人家响当当的看家本领,怎么就跑到你法拉第未来的新车介绍里去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笔误了,这几乎等同于把“底稿”直接抄了上来,连别人的名字都忘了改。
虽然FF方面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漏洞,并且火速删除了相关内容,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截图早就传遍了全网。
这一下,几乎所有人都确信了,这台FX Super One,就是基于长城高山9进行“魔改”的产物。
网友们纷纷调侃,说FF的文案团队怕不是长城派去的“卧底”,这波操作简直是“神助攻”。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法拉第未来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他们着重宣传了FX Super One的一个“独家创新”——车头那块可以定制化显示内容的大屏幕,他们称之为“EAI F.A.C.E.”智能交互屏。
这块屏幕确实让车头看起来和高山9有了明显的区别。
但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评论说:“看来老贾也知道直接照搬不好看,总得给自己留点‘面子’。”这个所谓的创新,在大家看来,更像是一块为了掩盖“换壳”事实而加上去的“遮羞布”。
毕竟,一台车的核心是它的平台架构、动力系统和安全结构,而不是一块可以发光的屏幕。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场充满争议的发布会之前,贾跃亭刚刚向外界宣布,FF公司又拿到了一笔高达1.05亿美元的融资。
他当时信心满满地表示,这笔钱将用来加速FF 91的生产和交付,并支持公司的长远发展。
可现在,新车被扒出是“改装车”,这就让大家心里犯了嘀咕:这一个多亿的美金,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如果造车的核心部分——比如车身、底盘这些最花钱、最需要技术积累的东西,都是直接用现成的,那这笔巨款的用途就成了一个谜。
难道就是用来设计和采购那块前脸的屏幕,再加上支付给长城汽车的“合作费用”吗?
这让投资人和关注者们对FF公司的实际研发能力和资金使用情况,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也挺让人感慨的。
它从一个侧面,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和强大实力。
曾几何时,都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学习和模仿国外的成熟车型,那个阶段我们被称为“学生”。
而现在,风水轮流转,一个在美国创立、一直以“颠覆者”和“科技先锋”形象示人的公司,想要快速推出一款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竟然需要依赖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成熟平台和技术。
这本身就是对长城汽车,乃至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一种高度肯定。
长城的高山9,是其汇集了集团顶尖技术和资源打造出来的高端产品,无论是混动技术、内饰豪华程度还是整车制造工艺,都代表了目前中国品牌的一流水平。
这些成就不是靠讲故事、画PPT就能实现的,是靠真金白银的投入和长年累月的技术积累换来的。
贾跃亭选择走这条“捷径”,虽然在商业道德上值得商榷,但也说明,中国制造已经强大到可以成为别人“抄近道”的选择了。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到被追赶者角色转变的缩影,一个让国人感到既复杂又自豪的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