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1979年秋天,重庆嘉陵厂区传出一声闷响。厂长孙寿彭从尘土中爬起来,吐出一颗带血的断牙,却咧嘴笑了——他身下那辆叮当作响的铁家伙,刚刚跑出了60公里的时速。这辆用凉鞋塑料做零件、靠工匠手工磨出活塞的CJ50摩托车,即将改写中国制造业的历史 。

从零开始的生死突围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当孙寿彭提出造摩托车时,迎接他的是全行业的嘲笑。彼时的中国,摩托车是军需品,老百姓只认得自行车。在兵工厂当家的双碑车间里,工人们甚至没见过民用摩托长啥样 。

为弄明白摩托车构造,孙寿彭带着七人小组远赴南斯拉夫考察,却遭遇了刻骨铭心的羞辱。"中国有自来水吗?"外方技术人员斜眼打量着这群中国人,开出的条件更像抢劫:发动机必须用他们的,还要支付天价技术提成费 。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转机出现在日本本田车间。当流水线上的摩托车闪着金属光泽鱼贯而出,孙寿彭咬牙订下三辆PA50。回厂后,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开启攻关:拆解、测绘、手磨零件。没有橡胶密封件,工人捐出旧凉鞋;缺少精密机床,老钳工凭手感锉出活塞。四个月后,五辆样车在国歌声中驶过天安门广场,围观群众追着喊:"铁驴子会自己跑!"

黄金时代的烈火烹油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1980年,定价600元的CJ50正式上市。这个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工资的"奢侈品",在北京试销时引发疯抢。首批55辆车当天售罄,邮递员骑着它送信,年轻人用它接新娘,小商贩在后座捆满货物。皮带传动特有的"当当"声成了街头最时髦的BGM。

日本本田嗅到商机,主动将侵权诉讼转为合作。当本田技术人员列出CJ50的140多处缺陷时,嘉陵人硬是逐个攻破。升级版CJ70横空出世,油耗比进口件更低,被称作"骑不坏的小黑驴"。谁家门口停着嘉陵70,比现在摆着奔驰车更威风 。

到1995年,嘉陵年产突破110万辆,品牌估值80亿元。流水线上每90秒下线一辆摩托,出口覆盖70个国家。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的上市钟声,宣告着这家军工转民企的巅峰时刻 。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断崖坠落的一元残局

烈火烹油的繁华下,暗流早已涌动。当力帆、宗申等"重庆摩帮"从配件厂转型整车制造时,嘉陵仍抱着单缸发动机固守农村市场。东南亚经销商反馈:"日本车都上电喷了,嘉陵还在卖'红鸡公'" 。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致命的"国企病"加速了溃败。臃肿的管理层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决策流程堪比齿轮生锈的机器。当女性消费者追捧踏板车时,嘉陵仍在生产运生猪的加重摩托;当年轻人想要运动车型时,展厅里只有老款跨骑 。更残酷的是,全国200多个城市实施的"禁摩令",像铁幕般压垮了整个行业 。

2006年,嘉陵净亏损2.58亿元。曾经占地千亩的厂区变得寂静,生锈的传送带上积满灰尘。十二年后,中国兵装集团挂牌转让嘉陵全部股权,作价象征性的一元钱。有老员工蹲在厂门口抹泪:"我们当年用手磨零件时,哪想过这天…"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废墟上重燃的星火

嘉陵的躯体倒下了,基因却在延续。当年被戏谑"按斤卖"的重庆摩托,如今正卷土重来。2024年,宗申集团接手隆鑫摩托,组建起全国最大的摩托车集团;珠峰钇动力推出全球首款碳纤维电摩,整车仅重62.5公斤;重庆摩托车年产量突破650万辆,产值逼近千亿大关 。

在印尼的泥泞小路上,在俄罗斯的冰原公路边,印着"LIFAN"、"ZONGSHEN"商标的摩托车正轰鸣奔驰。这些企业里埋头攻关的工程师,多半听过老厂长摔掉门牙造车的故事。车间里的老师傅常念叨:"没有嘉陵人当年手磨活塞的狠劲,哪有今天出口70国的风光?"

穷小子造首辆国产摩托,巅峰值80亿,终1元卖厂-有驾

站在江津区润通控股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流水线上每两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它们即将发往三十多个国家。流水线尽头挂着幅老照片——1979年天安门广场上,群众追着五辆CJ50奔跑,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 。

那束光,熄灭过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