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这局棋,下得有点意思。
说它铆足劲儿搞硬核越野吧,豹5那根大梁杵在那儿,确实唬人。
可摸着良心讲,真有几个车主会豁出去,拿它去啃泥巴、玩炮弹坑?
说白了吧,大伙儿图的,八成是那份“天大地大,哪儿都能去”的劲头。
所以,钛系列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这不,方程豹钛7的谍照遛出来了,跟先头部队钛3一样,棱角分明,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可它取消了大梁,换成了承载式车身。
这操作,乍一听像不像偷梁换柱?
可架不住细琢磨,没准儿还真是条新路子。
你想哈,玩命儿往深山老林钻的,毕竟是少数派。
多数人置办SUV,还不是为了通勤代步,偶尔周末撒个欢儿?
有大梁固然硬气,可日常开起来,舒适度肯定要打折。
钛7这种“铁盒子”造型,既能搔到大伙儿对硬派的痒处,又能兼顾铺装路面的熨帖感,这买卖,划算!
就好比你买了双嘎嘎硬的工装靴,结果天天踩格子间,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
当然,肯定有老炮儿要跳出来说,没大梁还敢叫越野?
这就像冰美式不加糖,总觉得缺了点灵魂。
这话,咱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一方面,对于那些骨灰级的越野玩家来说,钛7可能确实欠点火候。
少了那根顶梁柱,车身刚性和通过性势必打折扣。
可另一方面,对于芸芸众生来说,钛7的电四驱系统,再搭上比亚迪炉火纯青的插混技术,应付一些轻量级的越野场景,比方说乡间土路、林间碎石,绰绰有余。
关键还得看价钱。
钛3已经把起售价压到了13万出头,这回钛7,要是真能把门槛定在20万以内,那杀伤力可就爆表了。
毕竟,放眼当下车市,20万上下的插混SUV,要么不够有性格,要么不够野性,钛7正好能捡这个漏。
说到价格,比亚迪的盘算,就有点意思了。
方程豹这块牌子,明摆着就是要收割个性化市场。
过去,想买个硬派越野车,要么捏着鼻子选合资,钱包遭罪,要么硬着头皮选自主,设计差点意思。
方程豹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既要...又要...”的诉求。
更何况,钛7还装了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它在智能驾驶方面,也能秀一把肌肉。
这年头,谁买车不瞅瞅智能化配置?
钛7能把硬派越野和智能驾驶捏一块儿,这又是一个加分项。
动力方面,参考一下豹5,钛7大概率会采用1.5T插混系统,系统综合功率超过500kW,这参数看着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那套电四驱系统,响应速度比传统机械差速锁快20倍。
这意味着,即便没了大梁,钛7在一些极端路况下,也能提供更棒的抓地力和操控性。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钛7的登场,也带来了一些新课题。
头一个,它会不会抢了豹5的饭碗?
毕竟,两款车定位有点撞型,价格区间也可能短兵相接。
对于那些预算充足,追求极致越野体验的土豪们来说,豹5依然是心头好。
但对于那些更看重日常实用性,偶尔想放飞自我的消费者来说,钛7或许更有诱惑力。
第二个,钛7的质量和靠谱程度,能不能顶住?
毕竟,比亚迪的产品线越铺越开,品控方面能不能跟得上,这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一个,也是最扎心的一个,钛7能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对“硬派越野”的想象?
说到底,很多人买车,买的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寄托。
如果钛7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缺乏真正的越野灵魂,那恐怕很难打动消费者的芳心。
所以啊,钛7的未来,依然充满悬念。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新风向: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的渴望。
这就像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走钢丝,找平衡。
至于这个平衡点在哪儿,最终还得市场说了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