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厢,自主车企铆足了劲儿往“金字塔尖”拱,恨不得车标都镀层金,另一边厢,后浪们攥紧瘪瘪的钱包,锱铢必较,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儿。
你说这年头,汽车厂商的路子,真不好整!
广汽传祺这回祭出个大招,推出“传祺向往”系列,明摆着要啃高端这块硬骨头。
可别忘了,它家还有个影豹,愣是靠着“8.3万起”的亲民价,把一众Z世代的心挠得跟猫抓板似的。
这算不算自家兄弟阋墙?
还是说,这才是车企的制胜法宝?
先聊聊这个“传祺向往”,听着就气吞山河。
又是华为的智能黑科技,又是宁德时代的电芯加持,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秀出来。
目标也很清晰,就是要跟那些“洋牌子”掰手腕,抢占高端那块蛋糕。
这事儿听着挺解气的,毕竟谁也不想老被人贴上“廉价货”的标签。
但卡壳的地方在于,高端车,受众买账吗?
现在大伙儿买车,除了看门面,更掂量啥?
性价比。
特别是被“消费降级”暴击过的这届年轻人,腰包空空如也,买个车还得盘算油费、停车费、保养费,哪敢轻易跳进“豪车”的坑?
千钧一发之际,影豹就挺身而出了,像个暖心小棉袄。
“8.3万起,零首付,三年免息”,这几个关键词一抛出来,瞬间戳中年轻人的软肋。
空间够用,配置不拉胯,开出去也倍儿有面儿,这不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高配平权”吗?
影豹的走红,说白了也点透了一个真相:不是年轻人不想开好车,而是好车价格太离谱。
当他们发现,花更少的银子也能享受到七七八八的体验时,自然会大呼“真香”。
仅这一个数据,影豹三年保值率称霸自主紧凑型车榜单,就足以让人咂摸出个中滋味。
有人说,传祺这是在玩“两条腿走路”,既要高端,又要跑量。
但我寻思,这更像是一种战略微调。
过去咱们总觉得,自主品牌只能靠低价抢地盘。
但现在,随着技术迭代和消费认知的转变,自主品牌完全有底气在高低两端同时亮剑。
当然,这盘棋也没那么好下。
高端化,不是光靠硬件堆砌就能一蹴而就的。
品牌格调、售后服务、用户粘性,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而大众市场,也不是靠价格战就能高枕无忧的。
产品匠心、设计巧思、营销手腕,同样至关重要。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自主品牌高端化受阻的原因归结为“品牌底蕴不足”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对于“货真价实”的期许?
毕竟,再华丽的辞藻,也比不上实打实的品质。
归根结底,车企的终极目标是啥?
不就是为了盈利嘛。
但怎么赚?
是靠忽悠消费者,还是靠实实在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这才是问题的命门。
所以,传祺的这出“左右互搏”,或许能给其他车企一些启示。
与其死磕高端,不如先摸清消费者的脉搏。
与其一味追求品牌溢价,不如把更多的心力放在产品打磨和服务升级上。
这年头,谁也不是糊涂蛋。
想要赢得市场,就得拿出看家本领。
而这个“看家本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进,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诚意满满的回应。
就像影豹一样,用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圈粉Z世代。
这,或许才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正确打开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