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都是地方买单,那就全看车企对当地的贡献

比亚迪全国狂建16厂背后:地方政府买单的新能源暗战,吉利咋被按着摩擦?

一、基建狂魔VS并购狂人:两家车企的“钞能力”对决

公务用车都是地方买单,那就全看车企对当地的贡献-有驾

2025年开年,比亚迪甩出王炸:全国16座工厂火力全开,单日下线新车超3万辆!反观吉利,虽然坐拥沃尔沃、路特斯等豪华品牌,但海外工厂还在吃老本,国内基地连河南都没覆盖全。这波操作直接让网友炸锅:“吉利是并购狂魔,比亚迪才是基建狂魔!”

数据打脸:比亚迪2024年狂卖427万辆车,98%的产能利用率创行业纪录。西安工厂单日下线4400辆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3辆新车驶出生产线。而吉利呢?2024年销量217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70%,郑州工厂建好三年还闲着40%车间。更扎心的是,比亚迪光靠政府补贴就捞了182亿,吉利才拿到35亿——这哪是造车,分明是造印钞机!

二、价格屠夫遇上技术宅:地方政府为何独宠比亚迪?

要说比亚迪最狠的,还得是“薅政府羊毛”的功夫。看看这波操作:

西安工厂:靠着“西北新能源枢纽”帽子,拿地价格比市场价低40%,政府补贴直接打到生产线。

长沙基地:每卖一辆车补贴5000元,直接让海豚价格杀到7万区间,把五菱宏光逼到墙角。

贵阳工厂:用“西南大数据中心”概念,把服务器机房和汽车生产线捆着建,电费直接打对折。

反观吉利,虽然收购了沃尔沃、宝腾,但海外工厂全是“交钥匙工程”,当地政府要技术没技术,要就业没就业。马来西亚宝腾工厂年产15万辆,却要养活3000个公务员,当地人直呼:“这不是造车,是造官僚!”

三、新能源暗战:左手补贴右手基建,比亚迪把政策吃干抹净

比亚迪的套路有多野?看看这波骚操作:

政策套利:2019年补贴退坡前,突击扩建合肥、郑州工厂,光是土地增值税减免就省了23亿。

技术捆绑:把刀片电池生产线和地方政府“新能源指标”挂钩,没工厂?没补贴!

就业绑架:西安工厂招工要求“本地户籍优先”,直接解决1.2万人就业,政府考核指标直接达标。

最绝的是比亚迪的“厂港联动”:深圳深汕基地下线5分钟直达港口,光物流成本就比吉利低15%。难怪网友吐槽:“吉利造车靠并购,比亚迪造车靠薅羊毛!”

四、高端化困局:吉利豪车卖不过比亚迪“韭菜车”

吉利憋着劲搞高端,结果被比亚迪反将一军:

价格战:比亚迪秦PLUS DM-i卖9.98万,吉利银河L6急得直跳脚,硬生生砍掉座椅按摩功能才压到12万。

技术战:吉利引以为傲的雷神混动,热效率48.15%看着唬人,实际能耗比比亚迪DM-i高0.8L/百公里。

市场战:2024年比亚迪高端车占比突破15%,仰望U8卖100万照样月销破千;吉利极氪月销刚过万,还得靠沃尔沃技术背书。

最扎心的是,吉利花大价钱搞的卫星通信、甲醇混动,结果被比亚迪一句“电比油低”打回原形——谁还管你黑科技,便宜才是硬道理!

五、未来生死局:比亚迪的“基建霸权”能撑多久?

看着比亚迪全国圈地,业内专家直摇头:“这哪是造车,分明是搞房地产!”但数据不会说谎:

产能怪兽:2025年规划产能1100万辆,够全球每分钟下线2辆新车。

海外绞杀:泰国、巴西工厂今年投产,光是规避关税就能省下20%成本。

政策赌局:押注欧盟2035禁燃令,匈牙利工厂专供欧洲市场,就等着收“环保智商税”。

反观吉利,虽然收购了沃尔沃、宝腾,但海外工厂全是“面子工程”。巴西工厂年产能15万辆,结果半年产能闲置;英国考文垂工厂造的超跑,一年卖不出3000辆。难怪网友说:“吉利是并购了个寂寞,比亚迪是基建了个寂寞!”

结语:

当比亚迪用16座工厂织就全国补贴网时,吉利还在为沃尔沃的技术反哺沾沾自喜。这场新能源大战,到底是比亚迪的“基建霸权”赢了,还是吉利的“并购神话”凉了?就像老话说的:“光脚不怕穿鞋的”——比亚迪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拍案叫绝!光说不练假把式,比亚迪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拍案叫绝!

(以上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告及行业统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