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一挂、火一把,这玩意儿不就是全椒的产业“大动作”?
热闹归热闹,身边人都在讨论:“这事儿有啥不一样的?”说白了,发动机点火咱见得多,今天全椒这个“威蓝动力”可有点不走寻常路。为啥?合着是奇瑞、全柴动力和滁州市三方凑一桌,来了一出强强联手——公司揭牌、发动机点火一气呵成,一堆大佬都来了。
9月13日这天,场面很硬核,省政协副主席张祥安,市委书记吴劲,还有奇瑞控股集团的大老板尹同跃,现场同框,三个猛人,挥手就是一通热烈祝贺。点火、拍照、揭牌,一个都没落下。不是夸张,台下观众把手机举得“比头还高”,就差没人喊“再来一遍”了。
这事儿不是单纯的捧场。吴劲开口就直接点题:“揭的是‘协同’的牌,点的是‘新质’的火。”场面话说得漂亮,但翻译一下大白话,其实就是安徽汽车业搞“兄弟连锁反应”。别看现在地方县区天天都说要发展产业,这活儿说干就干还得看全椒。以前安徽说自己要做汽车强省,大家都点头,但总感觉缺了点啥。现在好,就是这个“啥”给补上了。
威蓝动力是什么来头?别以为只是小公司,这背后架的是奇瑞和全柴两台巨轮。奇瑞咱都认识,安徽扛把子车企,牌子响,技术新;全柴动力是搞发动机的,国产里面老品牌,行业人都喊“全柴靠谱”。一家会造车,一家会造发动机,加上地方政府全程护航,这组合算盘打得“啪啪响”。说句玩笑话,这更像是一桌麻将“高手带菜鸟”,结果三家牌都不差,谁都不怕杂音。
这次发动机点火,吴劲当面就把话摊到明处:咱是要把这个机会抓住,把“创新”干实,把新质生产力提上来。话说“新质生产力”这个词现在是热菜,光说可不行,要真干点新活儿。以前发动机不就是烧油、拉马力?现在流行新能源、智能网联,你不更新换代,分分钟就被淘汰。所以,这种合作很“有门道”,一不小心是要玩出点新东西来。
点火仪式这种事,到底有多重要?你或许会问:难道在厂子里,随便弄台发动机一烧就算?想简单了。全椒这回,是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地方经济升级三合一,搭的是“大盘”。动静搞这么大,外面的人可能以为又是搞形式走过场,其实这回不一样,人家拿着资源、拿着技术,连订单和生产场景都铺开了,舞台说大就大。
有人可能纳闷,你随便组个公司,拉点投资,难道就能成功?市场这么卷,互联网大佬都开始躺平,制造业怎么还敢“点火”?事实证明,好东西不怕市场挑,只怕你自己不用心。吴劲这话说得直白:“我们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有点像那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嘴上再厉害,不干点实事儿,老百姓也不买单。
在现场,这气氛不是一般的热烈。省里的、市里的、县里的,各路领导排排坐,好家伙,从书记到企业家,从人大到政协,一个都不落。包括投资公司、内燃机协会、还有德国人都熟悉的博世、各种上下游合作方,你说这事小,打死我都不信。看人多事杂,但合作正是因为大家有目标。你“啪”地一下点燃发动机,人们的精神气也跟着燃起来。
后来,吴劲直接表态,政府不仅仅是剪 ribbon 拍照,真的打算服务到底。“全过程、保姆式优质服务”,说得比月嫂都用心。企业要啥给啥,跟着企业一起“安家落户”,这才是企业需要的“营商环境”。说实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各地招商引资拼得头破血流,会服务、会真心,才是留住大企业的杀手锏。
而企业这边,尹同跃也没藏着掖着,开门见山:“要把发动机推向更多应用场景,争取更多订单。”现场的人心里都有数,不只是今天点亮一台机器,而是要把这套技术扎实搞下去,明天量产,后天订单到手,后面还有世界级企业一起合作。这才是真正的“新赛道新动力”,有点像给全椒挂上了一颗“发动机心脏”。想想未来搞不好还能出口国外,那气场就不一般了。
冷静下来想想,一台发动机的点火,能不能带动一个地方的产业腾飞?这事儿本就值得琢磨。安徽这些年做汽车、做制造业,吃苦头没少吃,天时地利人和不是天天都有。可就今天这场“揭牌+点火”,到底是走捷径还是真的扎根?读者里有人肯定要吐槽:“大厂整天走马观花,能落地才有用!”说得没毛病,光有噱头不如给大家来点“真金白银”的发展机会。
还提到一个事,有些领导经常说“要擦亮品牌”,说得大家都麻了。结果全柴动真格的,给自己立了目标:“百年老店”——这口气不小。中国制造业里敢这么喊的,说白了寥寥无几。很多企业“三年死一批”,新旧更替太快。全柴有底气喊百年品牌,要么是疯了,要么是真有两把刷子。这次台上台下都咬牙切齿、互相喊口号,但大家其实都明白,技术创新才是真正的解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底能不能站稳脚跟,还得真拿点硬货出来。
最后,大家伙可能会想,别光说漂亮话,希望未来不要“结个婚就各过各的”,别成了“明媒正娶”结果分手的闹剧。企业合作如同夫妻过日子,柴米油盐得经营。要是做到了一根绳上的蚂蚱,抱团前进,安徽这条汽车制造链还真能甩开膀子再上一个台阶。
再看现场的操作,不仅仪式办得隆重,还带着专家学者一块参观各种新能源、工厂车间。这种事不都是走马观花,合着就怕漏看了啥新点子的苗头。内燃机专家、外资企业,一起凑热闹,更说明人家是奔着技术升级、国际合作去的。你说全椒,能不能整出个安徽的“底特律”?没人敢打包票,但这架势,谁都希望能捅破天。
说了这么多,落到实处,就是大家伙关心的两个问题:以后发动机买不买得着,技术能不能领先?全椒靠这波联合,制造业还能不能崛起?舆论场上吵归吵,终归一句话——有热情,有创新,有实打实的服务,未来的惊喜谁说不是一场马拉松?点火只是开始,怎么跑下去,咱们拭目以待呗。你觉得这样的合作,能给全椒和安徽制造业带来什么惊喜?别光看热闹,留言说说你的见解!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