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夜间行车时最让人光火的一件事——那些晃眼的远光灯。
前不久就有新闻披露,因为远光灯刺目,导致行人辨不清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这代价,谁能承受?
社长用车社今天就跟大家伙儿细聊,面对这些“远光顽疾”,我们该如何应对?
是短兵相接,还是另辟蹊径?
这不仅仅是驾驶技艺的体现,更是关乎行车安全的大智慧。
---
善意提醒:柔光破障
很多人开启远光灯,并非刻意为之,多是出于疏忽。
他们或许会说:“哎呀,我真给忘了!”或者“路上光线太暗,我以为没开远光呢。”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我们不必一开始就怒气冲冲,急于对抗。
轻闪近鸣,温和示警。
当你察觉到前方或对向有刺眼的白光射来,先别急着抱怨。
深吸一口气,稳住方向盘,然后轻轻闪动两下远光灯,传递的信息是:“朋友,你的车灯有些亮,是不是远光灯开着呢?”如果距离接近,再配合两声短促的鸣笛,效果会更好。
别小看这几个动作,许多驾驶员只是暂时忘记,你这一提醒,他们往往能立刻反应过来,主动关闭远光灯。
据我用车社多年的观察,这类“健忘型”驾驶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你一个闪灯,他们心里就恍然大悟,随即调整。
这种做法,既有礼貌,又高效实用,还能避免一场不必要的“灯光战”。
---
避其锋芒:以退为进
但总有例外,有些驾驶员对你的善意提醒无动于衷,他们的远光灯依然故我地晃动着。
此时,我们便不能再硬碰硬了,毕竟行车是为了平安到家,而非意气之争。
缓速近察,目光内敛。
当你的友好提示无效,对方的远光灯仍旧嚣张跋扈地晃动时,你的首要反应绝不是考虑如何“反击”,而是——减速!
对,就是减速。
将车速降下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接着,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要直视对方的车灯!
这是核心要义。
你若紧盯那团强光,如同直视烈日,双眼会瞬间“致盲”,眼前一片模糊。
此时,你必须将视线拉近,聚焦在车头前方极近的区域,或者紧盯车道线的边缘。
为什么?
因为目光放得太远,必然受到远光灯的干扰,清晰地辨识路面细节便成了奢望。
你驾驶的车辆,无论是那款搭载了2.0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80kW,峰值扭矩高达380N·m的SUV,其强劲的动力和加速体验,都建立在你能清晰预判路况的基础上。
你总不能指望它带你“盲飞”吧?
情势危急,即刻靠边!
如果对方的远光灯亮到让你完全无法辨清道路,甚至车头前方都模糊不清,社长我在此严肃提醒你:立即靠边停车,并开启双闪警示灯!
不要犹豫,更不要逞强,生命安全永远是首位。
待那辆“远光车”驶离之后,你再继续前行。
我必须强调,在这种情况下,你万万不可“盲开”!
所谓盲开,就是你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凭借感觉向前冲。
这无异于铤而走险!
稍有不慎,方向便可能偏离,或许会冲进路边的绿化带,或许直接闯入对向车道,其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在非机动车或行人较多的路段,你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事故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增加。
你那辆平时操控精准,悬挂系统调校出色的爱车,在这种“盲开”模式下,所有优点都将荡然无存。
它再好的底盘,再优异的制动性能,也无法弥补你“摸黑”前行的风险。
“借光”而行,智取之道。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的前方正好有车行驶,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这如同你前方多了一位“引路人”!
此时,你的视线可以锁定前车的尾灯,同时用余光观察道路情况。
前车尾灯的光亮清晰可见,你只需保持安全的距离,紧随其后即可。
这基本能够确保行车安全。
前车为你“开路”,它能通过的地方,你自然也能顺利通过。
这一策略,社长我称之为“借光”而行,其高效与实用不言而喻。
---
理性应对:切莫“互斗”
有些人,被远光灯晃得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以牙还牙”,甚至想着“将车开到对向车道去吓唬他”。
我必须指出,这些想法,统统都是绝不可取的!
“对射”之举,危及生命!
何谓“对射”?
就是你也被晃了,于是你同样开启远光灯,与对方“光芒对峙”!
你设想一下,双方都看不清路面,这与两位盲人在高速公路上赛跑有何异?
除了可能导致对方发生事故,你自己又能幸免吗?
那并非“你死我活”,而是同归于尽的结局!
“将车开到对向车道去吓唬他”?
这更是极端冒失之举!
你可曾考虑过对向车道是否有其他车辆?
是否有行人?
你这“一吓”,若对方真因惊慌失措而酿成事故,你又能承担得起这责任吗?
况且,你也将自身置于极度危险之中,这又是何苦呢?
我们的汽车,是精密复杂的工业结晶,其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纵然再先进,也无法抵御你这种“自毁式”的驾驶行为!
深呼吸,保持平静。
因此,当你的怒火即将冲破理智的堤坝时,请务必进行几次深呼吸,默默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安全至上,平安抵达目的地才是重中之重!”我们不能与每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斤斤计较,不遵守规则者,自然会有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此言是否得当?
留存证据,合法举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以君子之风,行合法维权之事!
若对方持续开启远光灯,你完全可以收集证据。
拿出你的手机,清晰地记录下事发路段、具体时间、对方车辆号牌,以及其故意不关闭远光灯的违法行为。
随后,向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如今网络便捷,举报渠道众多,轻而易举便可让那些“远光顽疾”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种方式,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伸张正义,更能净化道路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
后方远光:巧思应对
若远光灯来自你的后方车辆,其危害程度相较于迎面照射会小一些。
毕竟你并非直面强光,且可通过后视镜进行调节。
变换车道,拉开距离。
若后方有远光灯紧随其后,你可以尝试变换车道,并适当加速,从而拉开与对方的距离。
毕竟,“惹不起,总躲得起”!
你那辆搭载了先进CVT无级变速箱或AT自动变速箱的汽车,在加速平顺性和响应速度上,绝对能帮助你迅速摆脱“远光纠缠”。
发动机低沉而有力的声响,配合车内优异的隔音设计,瞬间让你感觉远离喧嚣,尽享驾驶的乐趣。
主动避让,确保安全。
若对方车速同样迅猛,你无法有效拉开距离,那么就降低车速,靠边行驶,让他先行。
你不能因为他人的不文明行为,而影响到自身的驾驶安全。
防眩目后视镜:夜行利器。
此外,别忘了你车内那小巧的防眩目后视镜!
如今许多车辆都配备此功能,有手动调节式,亦有自动感应式。
手动调节的,只需拨动后视镜下方的小拨杆,镜面便会变暗,有效减轻后方远光灯的干扰。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则更为便捷,它能自动感应后方强光并变色。
它确保你在夜间驾驶时,依然能清晰观察后方情况,从而保障变道、超车时的安全。
---
归根结底,安全二字,重于泰山!
我们驾车行驶在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驾驶者,有严守规章的,亦有“不按常理出牌”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面对“远光顽疾”,我们需保持理性,运用智慧,学会自我保护。
所以啊,朋友们,下次再遭遇那些“远光困扰”,你还会选择“硬碰硬”吗?
还会想着“吓唬他”吗?
相信读完用车社这些肺腑之言,你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开车这事儿,比的不是谁的车灯更亮,谁的脾气更大,比的是谁能平平安安地抵达终点。
此言非虚,是谓真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