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

长城旗下的SUV哈弗H6曾在2013至2020年期间连续八年蝉联SUV销量榜首,长达91个月稳居国内SUV销量首位,创造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销售神话。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比亚迪宋PLUS DM-i打破了哈弗H6的销售神话并取而代之。不甘示弱的哈弗在今年4月推出了全新的Hi4智能电混系统,首次搭载于哈弗枭龙MAX上,并计划逐步推广至后续车型。这一举措显示了哈弗对于市场竞争的积极应对。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哈弗枭龙MAX搭载的Hi4智能电混系统,主打新能源四驱体验。从目前的推广策略来看,哈弗与比亚迪DM-i系统的市场引入策略相似,都是通过首先在单一车型上试点,再逐步搭载到多款车型上,以打造热销产品。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稳固,那么哈弗能否凭借Hi4智能电混系统重新占据市场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款系统的技术特点。

Hi4智能电混系统架构独特,融合了P2和P13混动架构的特点。该系统采用新颖的P24架构,与主流的P13架构或小众的P2架构都有所不同。具体来说,Hi4智能电混系统的前桥P2电机与传统P2位置和功能一致,既能作为发动机使用,也能作为电动机使用,类似于长安的iDD混动系统。而该系统还增加了一个P3驱动电机,类似于P13架构,但被创新地移至后桥,成为P4电机。因此,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四驱功能,却仅需要两个电机,相较于传统电四驱系统更为高效。

此外,该系统还沿用了长城前期开发的柠檬两档DHT技术,能在低速时让发动机介入,避免高速“亏电”失速的风险。这一综合解决方案是在P2、P1+P3以及P0+P3+P4三种传统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的结果。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Hi4智能电混系统P24架构展示了独特的布局设计,能够实现多达九种模式切换。这些模式包括纯电两驱、纯电四驱、串联模式以及不同挡位的直驱模式(包括1挡和2挡),还有并联两驱、并联四驱以及单轴和双轴能量回收模式。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在市区低速行驶时,Hi4能够根据车辆油门深度和速度智能地在纯电两驱、串联及1挡直驱模式间切换。当市区需要急加速或爬坡时,则智能切换至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在高速巡航状态下,2挡直驱模式确保发动机在最高效区间运行。面对高速加速或爬坡工况,发动机会在并联两驱与并联四驱间智能转换,不足功率则由电池补充。在减速制动时,系统会在单轴回收与双轴回收模式间灵活调整。

由于采用了P24架构实现单电机轴控,Hi4相较于传统的前驱混动系统具备更多功能。那么,Hi4相较于比亚迪的DM-i系统有何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两个系统的不同之处。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长城哈弗枭龙与比亚迪宋PLUS DMi对比解析

对比表格显示,长城Hi4混动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在不增加额外硬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四驱功能。DM-i混动系统已经成功降低了混动车的门槛,而Hi4则有望将四驱车的价格推向新的低点。根据长城发布会上的信息,其等价替代的两驱车型预计售价为13万至18万之间,热门车型的定价大约在16万左右。这意味着仅需不到15万的价格,消费者就能拥有一台性能出色的四驱车型。这在以往的燃油车或新能源车市场中,将四驱功能作为顶配车型专属的定价体系下,是难以想象的。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四驱雪地驾驶体验

四驱车辆因其适应多种驾驶场景的特性,特别是在北方冰雪天气中表现出众,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其中,平价四驱车型的出现,使得15万级区间车型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随着技术的进步,高端技术已经普及到更广泛的价位区间。

Hi4混动系统的挑战与优势

从硬件上看,Hi4混动系统无疑具有巧妙的设计。然而,其真正的挑战在于系统的标定。Hi4拥有9种驾驶状态,包括发动机直驱的两种状态,P2电机的参与也使得系统更加复杂。在不同的速度、能量回馈等场景下,如何优化各模式间的转换、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工作、四轮限滑的配合等,都与系统标定密切相关。相较于DM-i系统,Hi4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难度都更高。即使是采用电主导的高速直驱策略的单档DM-i系统,在推出初期也面临诸多动力系统的问题。至今,仍有部分车主反映车辆动力响应存在问题,但随着OTA的不断升级,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解析|长城Hi4与比亚迪DM-i优劣对比!靠四驱扳回一局?-有驾

宋PLUS DM-i

DM-i系统凭借多年的应用数据和市场反馈,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其2.0版本也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相比之下,Hi4仍需更多的时间和市场考验。长城在四驱和SUV领域的丰富经验,可能会使Hi4的推广更为顺利,但其实际表现如何,今年将见分晓。

最后一点,比亚迪的DM-i系统大获成功,其产品供不应求,成功将混合动力SUV带入15万价格区间。长城则以新技术和四驱技术进入这一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其强调四驱和越野的定位,延续了长城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那么,长城能否凭借新能源四驱技术逆袭呢?我们期待您在评论区的观点分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