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曾经雇佣35万员工的汽车巨头,如今的市值竟然还不如星巴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这就是通用汽车的真实写照。还记得那个年代吗?通用汽车可是全球汽车界的”扛把子”,巅峰时期员工数量堪比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可现在呢?市值被各种科技公司、咖啡连锁店甩在身后,这落差,真的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汽车帝国从云端跌落凡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唏嘘的故事。
从巅峰到谷底:一个时代的终结
要说通用汽车的辉煌,那真是神一般的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家公司简直就是美国工业的象征,别说35万员工了,连带家属,养活的人口得有上百万。那时候在通用上班,就跟现在进腾讯、阿里一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可惜啊,盛极必衰这个道理,通用显然没学会。进入21世纪后,这家巨头开始显露疲态。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直接把通用打得破防了。想想看,一个百年老店,最后竟然要靠政府救济才能活下去,这脸打得,估计创始人在地下都要气活过来。
错失良机:被电动车时代甩在身后
说实话,通用的衰落,最大的锅还得电动车革命来背。你知道吗?早在1996年,通用就推出过电动车EV1,比特斯拉早了十几年!但你猜怎么着?他们居然把这个项目给砍了,理由是”市场还不成熟”。现在想想,这决策简直是血亏到姥姥家了。
当马斯克的特斯拉横空出世时,传统车企还在那里躺平,觉得电动车就是个噱头。结果呢?人家特斯拉市值一路飙升,超过了通用、福特、丰田的总和。这时候通用才开始慌了,赶紧推出各种电动车型,但为时已晚。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通用已经被甩出了好几条街。
管理层的迷之操作:脱离实际的战略决策
更让人无语的是通用管理层的一系列迷之操作。这些年来,他们热衷于玩各种金融游戏,搞什么金融服务、房地产投资,就是不好好造车。结果呢?核心业务越来越弱,副业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一个更坑的决定:大规模裁员。从35万员工砍到现在的16万左右,表面上看是降本增效,实际上呢?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傅都给优化掉了,技术传承断了,企业文化也散了。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短期内确实能美化财报,但长远来看,就是在自掘坟墓。
中国车企崛起:给传统巨头上了一课
现在最扎心的是什么?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正在疯狂崛起。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品牌,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传统车企按在地上摩擦。特别是比亚迪,去年新能源车销量直接碾压了特斯拉,这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更让通用心塞的是,中国车企不光在国内市场横扫,还开始大举进军海外。欧洲、东南亚、南美,到处都能看到中国电动车的身影。反观通用,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市场份额一路下滑,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写在最后的大实话
说到底,通用汽车的衰落,根本原因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当整个行业都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他们还在抱着燃油车这根救命稻草不放。市场不会因为你的历史辉煌而对你手下留情,消费者更不会为你的情怀买单。
从35万员工到市值缩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传统汽车巨头的黄昏,恰好映衬出新能源车企的黎明。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要么主动求变,要么被动出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看着曾经的汽车帝国沦落到这般田地,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这样的教训,对于其他传统车企来说,够不够深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