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站在深圳华为总部大楼前,和任正非握手合影的照片被全网刷屏。 他后来在内部信中承认:“当年误判了客户对续航的焦虑,认为增程和插电是过渡路线,结果错过新能源爆发期,更错过了就在身边的华为。 ”这番话像一颗炸弹,炸出了广汽的尴尬——曾经拒绝华为深度合作,如今却要回头求援。
五年前,广汽埃安还是新能源市场的领跑者,年销6万辆,碾压赛力斯的三倍。 董事会全票通过和华为合作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锦上添花。 当时的广汽信心爆棚:自家技术够强,华为不过是供应商之一。
但短短三年,剧情彻底反转。 赛力斯押注华为后,问界M9杀进SUV销量前四,成为40万级唯一高端爆款,赛力斯市值冲到2000亿。 而广汽埃安呢? 2025年销量被问界、理想、蔚来甩在身后,市值蒸发超2000亿,库存积压3万多辆,上半年预亏26亿。
最讽刺的是,2023年3月,广汽董事会再次全票通过决议:终止华为深度合作,转向自研智驾。 结果就在同年,华为ADS 2.0系统落地问界新车,销量直接“卖爆”。 广汽自研的NDA系统直到2024年才推出,此时华为已升级到无图智驾ADS 3.0,技术代差整整一代。
当广汽犹豫时,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做了场豪赌。 他把公司命运彻底绑上华为战车:生产线按华为标准改造,研发团队和华为联合办公,甚至把产品定义权交给华为。 这种“绑定”带来极致效率——华为每一代技术更新,问界车型半年内就能上车。
2024年,赛力斯销量39万辆,反超广汽埃安的37万辆。 问界M9一车撑起赛力斯六成利润,40万级市场杀进前三。 而广汽的高端品牌昊铂,同期销量惨淡,被网友调侃“网约车专用”。
华为的赋能远不止技术。 问界进驻全国6000家华为门店,瞬间触达千万级客流。 反观广汽,仍依赖传统4S店,直营渠道建设滞后,新能源车摆在燃油车展厅里吃灰。
冯兴亚拜访任正非后,广汽火速启动两项合作:这种“既要华为输血,又怕失去控制权”的纠结,直接反映在产品上。 传祺M8虽有华为智驾,但车机系统混用自研+鸿蒙;而问界M9从芯片到系统全栈华为,用户一句“你好小艺”就能操控全车。
华为对车企的合作分三档:供应商模式(卖零件)、HI模式(给技术方案)、智选车模式(华为主导产品+销售)。 广汽此前只肯接受最低档,现在想要最高档,但华为的规矩已变。
新推出的HI Plus模式成了折中选择:华为参与产品定义和营销,但车不进华为门店。 岚图梦想家、阿维塔都选这条路,结果岚图MPV上市首月订单破2000台,阿维塔销量却不到问界三成。 区别在于——岚图让华为高管站台背书,阿维塔仍主打“长安制造”。
广汽华望走的正是HI Plus路线。 但华为2025年要推12款新车,资源早已捉襟见肘。 余承东明确说:“20万以下车型用华为智驾必亏本。 ”而广汽主力市场恰在15-25万区间,华为能给的或许只是“阉割版”方案。
冯兴亚喊出“战时状态”不是作秀。 广汽总部迁至番禺工厂旁,高管全部下沉一线;砍掉11个冗余部门,成立产品、营销、采购、财务四大本部;甚至推行“干部竞聘上岗”,打破国企铁饭碗。
技术追赶也在拼命:但这些动作难解燃眉之急。 2025年一季度,广汽毛利率跌至0.21%,比持续亏损的蔚来还低。 存货堆积189亿,平均每辆车库存79天——比行业均值多压一个月。
冯兴亚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份数据:左边是赛力斯财报,问界M9单月毛利超30%;右边是广汽库存表,3万多辆车在停车场晒铁皮。
当他签下华为合作文件时,或许想起三年前那场董事会——如果当时有人投一张反对票,如果少一点对“灵魂论”的执念,今天的广汽会不会是另一个故事? 可惜商业世界没有如果,只有迟到的代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