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在他手里抖得像筛糠,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比心跳还快。后视镜里那辆电瓶车冲过来时,他脑子里还在默念驾校教练那句"看见第三根电线杆就打方向",可现实里的马路哪有什么电线杆?只有刺耳的刹车声和保险杠碎裂的闷响。这已经是七月里刷到的第三起新手车祸,驾校发的蓝色小本本,在阳光下泛着冷冰冰的光。
驾校训练场和真实马路隔着的何止是铁丝网。教练场里那些油漆画出来的车位线,整齐得像是用尺子量过,可商场地下车库的立柱偏偏就爱杵在拐角盲区。老张头当教练二十年,带过的学员能坐满十辆大巴车,他总爱念叨现在的教学变味了:"早些年学员得跟车三个月才让碰方向盘,现在?二十个课时包过!"驾校为了省电费把夜考项目取消,结果多少新手第一次开夜路,就被对面远光灯晃得眼前发白,这事教练可不会写在教案里。
卖车的比驾校更会玩文字游戏。销售顾问能把贷款分期算得门儿清,可你要问他车身稳定系统开关在哪儿,他能把中控台戳出个洞来。某品牌4S店的监控录像显示,整个交车流程只用了九分半钟,销售连应急双闪灯都没演示。有个倒霉蛋把ESP关闭键当成了手机支架卡槽,在高速上关掉了救命功能还不自知。国外买车签的风险告知书厚得能当枕头,咱们这儿的车辆说明书,八成还在手套箱里躺着睡大觉。
马路上那些贴着卡通贴纸的实习标,活像是给死神递的邀请函。交管数据写得明明白白,新手头三个月出事概率是老司机的四倍,可路上巡逻的交警看见实习标,顶多就是离远点。德国新手得在车窗贴红色标识,特定时段禁止上高速,咱们这儿连实习标都是淘宝九块九包邮的款式。有人嫌黄色太土,换成皮卡丘贴纸不说,后挡风玻璃还塞满毛绒玩具,这哪是开车,分明是给后车表演盲人摸象。
驾校那套应试教育,在真实路况面前脆得像张煎饼。科目二倒车入库练得再溜,也防不住外卖小哥从绿化带里窜出来。深圳有驾校搞了套危险路况模拟舱,结果成了领导检查时的面子工程,平时锁得比保险柜还严实。倒是网上流传的真实事故视频点击量爆棚,弹幕里都在刷"早看到这个我科目三能少挂两次"。老教练私下都摇头,现在课时费压得比白菜价还低,带学员绕场地跑三圈就得换下一批,这哪是培养司机,简直是流水线上造马路杀手。
补考费成了某些驾校的摇钱树。广州有驾校打出2888元白菜价招生的横幅,转头就在模拟考设备上偷工减料。学员以为捡了便宜,结果连变道看盲区的时机都拿不准,上路全凭祖宗保佑。更绝的是学时造假,记录仪的时间能被调得比魔术师的手法还快。有个姑娘科目三考了五次,每次挂科的理由都是"观察不周",可驾校压根没教过她怎么判断后车距离。
停车场里那些手足无措的新司机,像极了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见过小伙子剐蹭后抖着手查保险电话,也遇过贴了三年实习标的"老司机"在高架上急刹倒车。4S店送的全包围脚垫,还真不如副驾驶坐个老司机来得实在。那些省掉的陪练课时、跳过的车辆功能讲解、没贴的实习标志,早晚会变成修理厂的账单,或者急诊室里的病历。驾校教练场真该装几个弹射装置,让学员尝尝鬼探头的滋味,保证比背十遍交通法规都管用。
交管部门的提醒总是慢半拍。凌晨两点在高架飙车的实习期司机,监控探头拍得清清楚楚,系统里实习期标注得明明白白,可处罚短信永远在路上。手机APP天天推送"拒绝酒驾"的广告,还不如直接发个新手把油门当刹车的监控视频来得震撼。方向盘握在手里的那刻,最好先摸摸自己脖子——看脑袋是不是还清醒着。毕竟驾校教的只是怎么让车动起来,真正的驾驶课,往往是从第一张罚单开始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