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烈日当空,电动车也跟着“热”了起来。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咨询电动车充电的各种问题,简直比《红楼梦》里的家务事还复杂。
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把这充电的“门道”讲清楚。
首先,充电时间是大家最关心的。
这就像煮饺子,饺子大小不同,煮熟的时间自然也不同。
48伏12安时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跟72伏35安时的电摩电池,充电时间肯定不一样。
简单来说,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
粗略计算,充电时间大约等于电池容量除以充电电流。
以48伏12安时的铅酸电池为例,充电电流通常在2安培左右,那么大约需要6个小时充满。
72伏35安时的电池,电流大约3安培,理论上需要11个小时,但现在很多充电器功率提升了,实际充电时间通常在8小时以内。
所以,大多数电动车充电6到8小时,指示灯就会变绿。
绿灯亮了,是不是就完事了呢?
并非如此!
绿灯只是表示主要充电阶段结束,有些充电器还会进行涓流充电,也就是持续少量供电。
这就好比“杯水车薪”,对铅酸电池来说,容易造成过充,导致电池鼓胀,寿命缩短;对锂电池而言,更是危险,过充可能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如同“火烧连营”。
因此,绿灯亮后,别急着拔掉充电器。
公共充电桩一般有智能控制,不用担心;但家用充电器,绿灯亮后最好再等上一个小时再拔掉。
整个充电过程,最好不要超过10小时,否则对电池损伤很大。
夏天充电,更要小心谨慎,如同“夏日炎炎,不可冒进”。
高温会加速电池老化,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第一,切忌混用充电器!
这就好比“乱点鸳鸯谱”,不同规格的充电器和电池搭配,轻则损坏电池,重则引发火灾。
第二,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下充电。
烈日曝晒下充电,如同“火上加霜”,电池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把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带进室内!
万一发生自燃,后果不堪设想,如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总而言之,电动车充电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合理控制充电时间,选择合适的充电环境,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
安全充电,才能安心出行。
希望大家都能安全、便捷地使用电动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