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北京朝阳区朝阳路上,32岁的外卖员王师傅拧动电门,电动车“嗡”地窜了出去,他得赶在早高峰前把第一单豆浆送到写字楼。 最近他刷到消息:9月1日起,所有电动车要强制限速25km/h,超速就自动断电。
“现在跑单平均时速35,限速后每单得多花5分钟,一天50单得多跑250分钟,相当于多干4小时! ”他捏着车把直叹气。
这场让骑手们焦虑的“限速风波”,核心是新国标电动车的强制限速政策。 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从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限速装置,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h;超速后系统会逐步降低动力输出,直到速度回落至25km/h以下。
换句话说,以前改个电机、拔个限速线就能“飙”到40km/h的“改装车”,以后彻底没辙了。
支持限速的人,手里攥着一串数据。 杭州交警2024年统计显示,电动车事故中,超速行驶占比高达62%;而25km/h时速下,紧急刹车距离约5米,40km/h时则要10米以上,这意味着,同样遇到突然窜出的行人,25km/h有足够时间反应,40km/h可能直接撞上。
上海消防的火灾数据显示,2023年因电动车超速改装引发的电池起火事故,占全年电动车火灾的80%,“改装车电池过载、线路老化,跑快了更容易发热起火。 ”一位参与过多次火灾救援的消防员说。
反对声同样刺耳。 上海静安区送水工李阿姨每天要爬12栋楼送水,“我车没改装,本来就跑20多,限速后倒也影响不大。
那些送外卖的小年轻,单子催得急,不超速根本完不成。 ”她的同事老张:“我们站点要求每单25分钟送达,从A小区到B商场,正常骑要28分钟,限速后得35分钟,一天50单得超时25次,罚款都够交半个月房租了! ”
现实的问题藏在马路牙子底下。 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的非机动车道,被私家车占了1/3,剩下的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不快点骑,车轮子都能卡进坑里。 ”常来接孙子的王奶奶指着路边歪倒的电动车说。
类似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住建部2024年调研显示,68%的城市非机动车道存在“被占用”问题,32%的路段存在破损、积水,骑手们为了避让行人、绕开障碍,不得不偶尔加速。
针对这些矛盾,各地已经在想办法。 深圳试点“区域分级限速”:学校、医院周边20km/h,主干道25km/h,郊区公路30km/h;杭州则在部分商圈划出“电动车专用道”,地面刷着绿色标线,和机动车道用护栏隔开,“虽然还是有点挤,至少不用和汽车抢道了。 ”常去万象城的刘女士说。
针对外卖员,美团、饿了么推出“限速保护模式”:系统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同时调整配送算法,“以前算的是‘最快时间’,现在算的是‘安全时间’。 ”一位产品经理透露。
至于改装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开展了“百日严打”行动,重点查处商家“解速服务”。 7月15日,杭州拱墅区就端掉一个改装窝点,现场查扣200余套解速设备,“这些设备能让限速失效,最高能飙到60km/h,安全隐患极大。 ”
执法人员说。 目前,电商平台已下架90%的“电动车解速器”,仍有个别商家玩“文字游戏”,在详情页写“电池优化服务”“动力升级套餐”,实际还是改限速。
路上的变化正在发生。 北京朝阳区的一位交警说,最近两周,他处理的电动车事故少了30%,“以前每天能碰到两三起刮擦,现在基本是轻微碰撞。 ”也有骑手小声嘀咕:“要是非机动车道能修宽敞点,限速25km/h我举双手赞成。 ”
政策刚落地,争议还在继续。 有人觉得“慢一点更安全”,有人抱怨“效率被拖后腿”,至少有一点共识越来越清晰:电动车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一个限速键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宽的路、少的车、合理的规则,也需要每个骑车人把“慢”变成习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