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

汽车的核心部件就是发动机,日本车在全球卖得那么火,主要靠的就是他们发动机技术牛。日本媒体以前还说过,给中国50年时间,也赶不上他们的发动机水平。

这些年,我国在发动机上花了不少力气,自主研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跟日本比起来,差距确实存在。为什么我们拆了那么多日本发动机来研究,却还是仿制不出来?专家们总结了三大难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就在汽车产业上下功夫。那时候,二战刚结束,日本经济慢慢恢复,他们的汽车企业开始拆解欧美发动机学习。花了几十年时间,日本企业才逐步掌握核心技术。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现在,日本发动机最大的卖点是油耗低、耐用性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车占的比例不小,主要就是因为发动机省油,跑起来稳。油价涨的时候,大家更爱买日系车。

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引进日本发动机技术,买回来上百台,拆开研究,测量零件尺寸,分析结构。但拆开后发现,日本发动机每个零件咬合得特别紧,核心技术藏得深,我们一时半会儿摸不透。

不是说拆不开,而是组装回去的时候,精度达不到,运行起来就出问题。有些修车厂修日系车发动机,拆了修好后装不回去,只能送回日本原厂。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专家分析,第一个难题是工匠精神的差距。日本工厂里,很多岗位是父传子,父亲干一辈子打螺丝,儿子接班继续干那个活儿。他们对工作特别负责,出错就觉得丢人。

在中国,蓝领技术工人少,白领多,大家更愿意坐办公室,不爱钻研一线技术,结果就是在发动机这种需要精细手工调整的领域,我们缺少那种顶尖匠人。

第二个难题是材料质量的差距。日本发动机零件小巧,噪音小,还省油,靠的就是材料好。他们的钢铁比我们的轻,材料晶体结构均匀,耐热耐磨柔韧性强,能在高原恶劣环境下用。咱们的钢铁这些年进步大,产量世界第一,但精炼工艺还有短板,加工时容易变形。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中机床也是个问题。日本机床精度高,能加工出微米级零件,我们的机床有时达不到那个精度,结果仿制时零件公差大,发动机运行不稳。

第三个难题是专利壁垒。日本对知识产权看得很重,从2010到2023年他们申请了7万多项发动机专利,连铆钉都想专利化。即便我们解决了前两个问题,造出类似产品,企业不会冒这个险。

这些难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没有好材料,工匠再牛也造不出精密零件;专利挡着,研发成果没法商业化。日本发动机不是天生的,他们也从拆解别人起步,但积累了经验,形成体系。我们现在在追赶,但起步晚,基础薄。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不过,中国在发动机上不是一无是处。奇瑞这些年坚持自主研发,不靠买别人发动机套公式。他们设计图纸,一遍遍试错,虽然风险高,销量有时下滑,但技术进步明显。

专家们说,超越日本发动机,得从基础抓起。先培养更多技术工人,推广工匠精神。现在,国家在呼吁这个,蓝领待遇也在提高。其次,材料研发要加大投入,提升钢铁纯度,开发新合金。最后,专利问题,得靠自主创新,申请自己的专利,绕开日本的墙。

日本发动机领先不是神话,我们拆解百台无法仿制,是因为工匠、材料、专利三大难题。但中国在进步,新能源是我们的强项。别妄自菲薄,继续努力,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去。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看长远,中国在新能源上已经领先。比亚迪这些企业,电池技术牛,申请了不少专利。日本在电动转型慢,电池技术落后中国。丰田这些年推混合动力,但纯电动弱。

2021年,日本买了五菱回去研究,又买比亚迪海豹拆解。他们承认中国电动车成本控制好,集成度高。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超800万,全球第一。日本车企开始学我们,丰田和比亚迪合作开发电池。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在航天发动机上,中国已经是世界顶尖。火箭大多用国产发动机,性能可靠。内燃机被卡脖子,我们就转新能源,这条路走对了。相信过不了多久,日本会在电动领域向中国取经。

汽车产业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市场大,潜力足。只要解决三大难题,发动机领域也能领先。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一线,搞技术创新,那时候,日本发动机就不是神话了。

日本发动机世界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专家总结出三大难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