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荷兰强抢中国企业,却先砸了日本的脚。
受安世半导体公司芯片断供的影响,第一个“池鱼”出现了。
28号,本田汽车位于墨西哥中部的汽车工厂已停产,复工时间不定。本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也因缺少芯片采取减产,从27号开始先减产一半,现在全部停产,到下周再恢复一半产能。
一会停一会开,主打一个细水长流,慢慢耗。
对车企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芯片没办法。
但本田停产这事非常搞笑,荷兰本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强制托管”中企的海外芯片子公司,以为能拿捏中国,没想到中国车企毫发未损,欧洲造车行业却受伤最重,更没想到,“盟友”日本的本田会成为第一个因此停产的。
前几天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跟万税王那个亲热劲,西方观众看了都直捂脸。
万税王跟他老婆在公共场所都没这么亲密过,一国首相和一国总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口子。
咱就是说,现在本田停产,早苗说不定会直接给万税王call个耳边风,撺掇老特管好荷兰这个小弟。
不过,恐怕不用等她吹耳边风,荷兰自己也知道自己干了蠢事,现在美国跟中国谈拢,等于它直接坐蜡了。
说难听点,荷兰这个打手做的很不称职,更像个跳梁小丑。
一国政府直接出手强抢一个企业,这种举动,哪怕在欧美网友眼里,说破天它也是“海盗国家的公然明抢”。
就连英国这种地球流氓,想揩油往往也会想个“低价转让”的招,虽说是“强买强卖”,但总比空手硬抢要高级些。
荷兰不,政府直接上手,在9月30号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下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下属所有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冻结安世全球资产。
接着在10月1号,安世荷兰总部会议室,3个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财务官、运营官)联手对发动“政变”,向荷兰法庭提交紧急请求,要求暂停中方高管的所有职权。同一天,荷兰政府以此为由直接“强制接管”了安世荷兰公司。
几乎一天之内,中国高管被踢出局、安世荷兰董事会规则被暂停、股东权利被冻结,不知道的还以为企业换了老板。
子公司被荷兰“强占”,母公司闻泰科技瞬间失去对安世荷兰的掌控。
瞎子都能看出来这明显是有预谋的。
但“坏就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两种特质:
一是喜欢用白菜价卷死所有对手,供应链服务能力极强,二是不安全感强烈,喜欢留后手,有备无患。
闻泰科技买下安世公司之前,安世还只是个从荷兰恩智浦集团独立出来的小公司,即使中间被中国其他资本接手经营,但也远没今天这么强、甚至被荷兰惦记,要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被卖了。
闻泰花300多亿收购,又发展了7年,安世才成为年产超500亿颗车规级芯片、全球客户2.5万个,年营收达到147亿的小巨人。
核心在于,它的设计放在荷兰,晶圆厂主要放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而成本构成最重的封装测试工厂则放在了中国东莞。
这就能把芯片成本打到很低,不但拿下中国市场,还拿下大量欧美市场,也才能在车规级功率器件的研发、制造与封测全链条服务上,在全球排到第3,在中国排第1。
低价卷赢世界的同时,在中国出货的产品占了安世的8成,其中7成都来自东莞工厂,所以咱们这一停止出口,安世荷兰的全球供应链瞬间中断,欧美日车企立马受影响。
如果所有产业链都在荷兰,那咱们还真拿对方没办法。
但8成产能都在中国,它上手硬抢,等于徒手握住双刃剑,中企损失大,它也别想好过。
本田是第一个受芯片断供停产的,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十天前美国通用汽车总裁就表示,安世引起的供应短缺将影响生产;美国的汽车联盟发声称,一些厂商下个月就可能受此影响停产;德国大众的芯片库存据说只够用一周,高尔夫、途观等车型已经因缺芯被迫停产。
不用等早苗给万税王吹风,欧洲、美国的车企巨头都要把荷兰骂的狗血喷头,尤其是美国传统车企还是万税王的票仓。
之前荷兰为什么这么干,它说是因为“国家安全”、防止技术被窃取,但实际与它下黑手前1天美国再次扩大实体清单脱不开关系,老美这一扩大制裁,将特定上市公司的关联子公司也纳入进去。
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恰好“符合”,你要说这是巧合,那才是侮辱智商。
现在中美在韩国峰会上已经达成共识——在关税、出口管制、造船物流,包括购买大豆等农产品方面,双方同意将当前的经贸紧张状态暂停一年。
换句话说,荷兰的老大美国都被逼到谈判桌上好好说话,小小荷兰还能蹦跶多久?
昨天外媒报道,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表示,任何有关重启安世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中国CEO高管这一条件,“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是必要条件。
这里出现的不是中国的官方,而是中企闻泰科技,换句话说,荷兰跟中方谈判的资格都欠奉,中企出面已足够。
最后,荷兰搞这出,说实话,我感觉很多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认知都有点脱节。
它就不想想,能把美国逼到谈判桌上的,当今世界除了中国还有谁。
非要蹦跶,除了当炮灰恶心人,其他啥也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