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

还记得前几天某博主随手发了一张星纪元ES的车身结构图吗?

当时他半开玩笑地说:“这前机舱设计,搞不好风云A9也会用上。 ”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结果发布会一开场,风云A9L的白车身剖面图直接让评论区炸了——这和星纪元ES的相似度也太高了吧?

但仔细看,事情没那么简单。

风云A9L用的是插混技术,星纪元ES走的是增程路线。

前机舱模块看似一致,但一个前驱一个后驱,内部布局注定藏着“暗线差异”。

更让人拍案的是,原先预测的风云A9直接变成了A9L。

而真正的风云A9,竟然留给了另一个代号E05的项目。

这波命名操作,直接把吃瓜群众绕晕:“奇瑞这是在玩俄罗斯套娃? ”

先看风云A9L的数据:车长超5米,轴距3米,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这配置摆明冲着C级车市场去的,但价格能压到多少?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隔壁某新势力的同级车型已经杀到25万区间,奇瑞的“一体压铸”能降多少成本?

更狠的是“猎鹰700”智驾系统。

这套系统之前连个预热都没有,发布会直接官宣上车。

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是奇瑞联合某头部供应商憋的大招。

再来说说风云A9(E05)。

4930mm的车长比早期内部数据多了整整13厘米,轴距也拉长28mm。

这波尺寸膨胀直接把车长怼到4.9米门槛,硬生生和A8L拉开差距。

但问题来了:插混技术路线到底怎么排兵布阵?

风云A9L用插混,A9如果也用插混,和星纪元ES的增程路线会不会左右互搏?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有网友翻出奇瑞专利库,发现他们在混动变速箱上至少储备了三套方案。

最耐人寻味的是平台策略。

E0X平台能同时兼容后驱增程和前驱插混,这在业内实属罕见。

某自主品牌工程师直言:“模块化不是万能钥匙,底盘硬点一变,成本就压不住。 ”

再看白车身剖面图里的猫腻。

风云A9L的一体压铸件主要集中在后底板,前舱还是传统焊接。

这和某新势力全车八处压铸的玩法相比,明显走的是“保守激进派”路线。

至于四座行政版和性能版,这操作让人想起某德系豪华品牌的套路。

但行政版要玩航空座椅,性能版要堆电机功率,电池包怎么布局?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有供应链消息称,奇瑞正在测试CTB电池底盘一体化方案。

最绝的是骡车测试的烟雾弹。

之前曝光的E01测试车,可能同时肩负E05的验证任务。

这种“一车多用”的测试模式,直接把谍照党耍得团团转。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价格体系。

风云A9L的尺寸对标某进口豪华轿车,但用料成本必须向国产新势力看齐。

某经销商私下吐槽:“这车要是敢定30万+,展厅就得准备滞销库存。 ”

而风云A9的定位更微妙。

4.9米车长卡在B+和C级之间,轴距却拉到2.9米级别。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这种“跨级打法”到底是精准卡位,还是左右不讨好?

技术派还在纠结驱动形式。

前驱插混和后驱增程,哪种路线更适合风云系列?

有知乎大神算过账:前驱省空间,但操控上限低;后驱成本高,但能蹭“驾控旗舰”的噱头。

更现实的问题是供应链。

一体压铸需要自建工厂或绑定头部供应商,而奇瑞在这块的布局一直秘而不宣。

某压铸机厂商的财报透露,他们上月刚交付一台6000T设备到安徽基地。

至于智驾系统的落地速度,猎鹰700至今没放出实测视频。

有自媒体跑到发布会展车边想偷拍UI界面,结果被工作人员当场“物理加密”。

全部命中!奇瑞风云官宣,E01命名为风云A9L,E05是风云A9-有驾

这波操作直接把期待值拉满,也把质疑声拱上了热搜。

现在回看那组提前曝光的星纪元ES车身图,简直就是“预言家日记”。

但真正的高手,是能把平台复用玩出差异化组合的奇瑞工程师。

当所有人盯着参数表较劲时,人家早就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之间画好了棋盘。

最后丢个灵魂拷问:风云A9L和A9这波命名切换,到底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改剧本?

看看E05项目从曝光到定名只用了三个月,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但别急着下结论——某车企内部人士透露:“改名这种事,有时候就是老板早餐时拍个脑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