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创造‘中国速度’新标杆!

2025年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拉丁美洲迈出历史性一步。这座总投资55亿雷亚尔(约合71亿元人民币)的现代化工厂,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支点,更成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为当地经济转型注入绿色动能。

比亚迪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创造‘中国速度’新标杆!-有驾

“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比亚迪的本地化深耕

比亚迪巴西工厂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占地468万平方米,由三座工厂组成,涵盖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及动力电池模组生产。首辆下线的车型为纯电动车型“海鸥”和插混SUV“宋Pro”,初期年产能达15万辆,未来将辐射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市场。工厂采用太阳能和水电等绿电运营,配备雨水回收与污水处理系统,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在仪式中强调:“这座工厂是巴中合作的新标杆,将推动巴西再工业化进程。”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则表示,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仅用15个月,创造了“比亚迪速度”。这一成就背后,是比亚迪对巴西市场的长期承诺:截至2025年5月,比亚迪已在巴西布局180家经销商,充电网络覆盖450个站点,并计划年底扩展至240家。

比亚迪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创造‘中国速度’新标杆!-有驾

市场突破:从边缘到领导者的逆袭

比亚迪在巴西的崛起堪称“教科书级”案例。2021年进入乘用车市场时,全年销量仅260辆;2024年销量飙升至7.6万辆,同比增长328%,纯电车型市占率高达92.16%。2025年5月,比亚迪更以9.7%的市场份额跃居巴西汽车品牌销量第四,超越丰田、现代等传统巨头。

比亚迪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创造‘中国速度’新标杆!-有驾

这一成绩得益于精准的产品策略。比亚迪针对巴西消费者偏好,推出“海豚”“海鸥”等高性价比车型,其中“海鸥”起售价约10万雷亚尔(约合14万元人民币),迅速成为销量冠军。此外,比亚迪通过自建滚装船队(如“深圳号”单次运力9200辆)保障供应链稳定,抵消了巴西高额进口关税的影响。

挑战与未来:全球化征途的“不容易”

尽管成绩亮眼,比亚迪的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巴西市场长期被欧美日品牌垄断,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有限;政策层面,巴西政府逐步提高电动车进口关税至35%,倒逼车企本地化生产。此外,文化差异、供应链本地化等难题也曾延缓进程。

比亚迪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创造‘中国速度’新标杆!-有驾

对此,比亚迪选择“长期主义”应对:投资71亿元建厂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与本地供应商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参与巴西《国家新能源交通战略规划》,推动充电基建普及。正如李柯所言:“全球化不仅是销售车辆,更是技术、标准和信任的共建。”

结语

比亚迪巴西工厂的下线仪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缩影。从“廉价代工”到“技术标杆”,比亚迪正以绿色创新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随着泰国、匈牙利等海外基地陆续投产,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故事将续写新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