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高质量“国家队”如何跑赢新能源竞赛?
聊到高端新能源,大家常会提到速度和创新,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一种持久的升级动力,我觉得,只有更聪明地“自我进化”,车企才能真正跑赢未来,这点尤其体现在今天的岚图汽车。
怎么看岚图最近的30万辆下线?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而是中国新能源“国家队”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活范本,甚至,它也可能带动整个行业突破瓶颈。
其实岚图汽车,在生产线上早就展现了极致智能,比如在武汉云峰、黄金两座工厂,机械臂精准作业,AGV小车灵活调度,AI系统严控品质,然后每63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车,实现万种定制订单的高柔性生产,这样的“智造”基础,直接把央国企的制造效率推到新高度。
不过岚图真正厉害的不止于此,2025年11月10日,岚图第30万辆新车泰山下线,而这个数字,意味着岚图成为首家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实现30万辆规模,既刷新纪录,也为东风汽车冲刺百万销量目标立下新功。
其实细看数字变化更有意思,2021年交付首款FREE时,还只是追赶者,到了2024年突破10万辆,随后到20万辆用了不到一年,到30万辆,仅花了7个月,由此可见,岚图成长曲线在持续加速,销量与质量实现了双飞跃。
卢放董事长也说,30万辆背后,是用户的信赖,是“国家队”制造的实力,更是国企转型实战的铁证,于是岚图不仅成为“领跑者”,还推动整个央国企新能源赛道升级。
不过如果拿岚图跟其他高端新能源品牌比,它其实并不是最早入局的,比如2020年品牌成立,2021年FREE上市,4年半就拿到30万辆,这在淘汰极快的新势力阵营里,无疑相当难得。
拉长时间轴更显厚重,如今岚图旗下SUV、MPV、轿车三大品类齐全,覆盖20万至50万元区间,包括双子星SUV、三旗舰轿车,形成国内最完整的高端新能源产品矩阵,,不断拉动增长。
比如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3%,增速稳居行业前三,2025年1到10月交付增长82%,10月单月销量历史新高,实现九连涨,这样的成绩其实很罕见。
销量爆发还带动业绩转正,2022年度毛利率8.3%,到2024年翻倍到21%,2025年前7个月更到21.3%,是行业里最快完成盈利和现金流转正的新品牌,另外,2025年前7月,盈利达4.34亿元,可见其自我造血能力已逐步完善。
其实在技术创新上,岚图也很早就坚持全栈自研,比如整车平台、三电技术、智能底盘以及电子架构均属行业领先。
举个例子,用的是ESSA架构,自主研发兼容多动力模式,实现90%通用率,这大大缩短新车开发周期,包括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技术,架构下支持所有产品共线研发。SOA电子架构也是国内首个量产的中央集成式方案,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用户体验持续升级。
动力方面,搭载了800V高压快充平台,10分钟充满后能跑450公里,电驱效率接近93%,智能化上,则有鲲鹏辅助驾驶系统,逍遥座舱等领先体验,2025年新推的天元智架,还支持L3级智驾,让整车技术又跃一层。
岚图的专利增速也领跑新能源赛道,2025年9月数据,专利申请超5000件,发明专利过千,增速行业第一,这也证明了其研发深度。
生产端靠数字化升级,依托5G、云计算等,新工厂能实现大规模混流生产,平均63秒下线一车,这背后是“智造”与数字化双轮驱动,保证了柔性高效,为后续爆量打下基础。
这种“自主研发+智能制造”组合,不仅契合了行业低碳、智能、协同的发展趋势,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更牛的是,第30万辆泰山上市,已成岚图五年技术的集大成者,包括800V智能超混架构、首款三腔空气悬架、EDC魔毯系统,还融合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由此可见,岚图泰山不止代表央国企首次冲击50万级高端市场,更证明了“国家队”在技术整合、资源调度方面的体系化优势。
泰山的推出,意味着新能源“国家队”品牌终于能和传统豪华平起平坐,甚至于,实现“同等价格更高配置,同等配置更优体验”,成为新一代技术与产品整合标杆。
谈到这里,不妨看看国际案例,今年德国大众也宣布新数字化工厂,每分钟下线一台ID电动车,但相比岚图,依然不具备同等混流和定制能力,由此证明中国智造快速成长,已在新能源领域引领全球风向。
其实再回头岚图品牌之所以能实现高增长、高利润、高效率,关键还是选对了长期主义路线,比如坚持技术自研,不做短期爆款,持续多品类布局,形成品牌力与技术力的壁垒。
新能源行业未来挑战依然很多,比如市场价格战愈发激烈,行业盈利压力大,那么下一个增长点究竟在哪里?是出海?是智能驾驶突破?还是供应链更深协同?
所以最后我想说,30万辆,只是岚图新征程的起点,为东风集团百万销量目标冲刺赋能,也给中国高端新能源带来了一套可持续升级范本。
未来,岚图能否承接全球化挑战,又是否能继续引领“国家队”速度?又或者说,在技术爆发和产业变革双重浪潮下,中国车企还需要怎样的自我进化?开放性问题,值得所有业内人思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