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

得了,这大半夜的,哥几个刚把各家车企的“三季报成绩单”扒拉完,我这心里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有点想找人唠唠。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你先别急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什么营收、利润、负债率,那都是给分析师画K线图用的。咱老百姓看热闹,得看出点门道来。这堆财报往一块儿一放,嘿,有意思了。

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个赚得盆满钵满的,也不是那个亏得底裤都快没了的。

是比亚迪和上汽。

一个是被捧上神坛的“迪王”,新能源的绝对霸主,前三季度净利润233个亿,傲视群雄。可你再一看第三季度,利润居然掉了三成。

另一个,是大家印象里那个有点步履蹒跚的“老大哥”上汽,前两年没少挨骂,什么“合资的拐棍不灵了”、“自主品牌扶不上墙”。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第三季度利润暴涨了645%,前三季度累计利润也涨了17%。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这事儿就像你在看武林大会,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一套连招打完,自己嘴角见了红;而那个被认为早就气血衰败的老掌门,突然扎了个马步,气沉丹田,面色红润起来了。

这画面,是不是特诡异?

要我说,这背后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活法”,或者说,是两种在今天这个汽车市场“绞肉机”里求生的哲学。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先说说比亚迪。迪王这几年的崛起,那叫一个荡气回肠。靠着技术鱼池和垂直整合,愣是把价格打到了一个让所有对手都肝儿颤的水平。今年这场从年初杀到年尾的价格战,主力军是谁?就是比亚迪。从“冠军版”到“荣耀版”,一刀一刀,刀刀见血。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效果怎么样?当然好。马路上的绿牌车,十辆里恨不得有五辆是比亚迪。市场份额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

但代价呢?财报不会撒谎。第三季度利润下滑,说白了,就是“以价换量”的后遗症。这就像练“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每一辆车少赚的钱,乘以它那恐怖的销量,就是财报上那个不怎么好看的数字。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个数字: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71.35%。

这是个什么概念?通俗点讲,就是公司总资产里,有七成多是借来的。这在高速扩张的阶段,很正常。互联网公司烧钱抢地盘的时候,负债率比这难看的有的是。这说明比亚迪现在上的,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跑步机,而且速度调得飞快,它不能停,也停不下来。

停下来,就意味着之前靠高杠杆撑起来的巨大规模,可能会出现资金链的问题。所以它必须不停地跑,不停地卖车,哪怕每辆车赚得少了,也得用海量的订单来维持整个体系的现金流循环。

这是一种典型的“进攻型”打法,或者说是“互联网思维”在制造业的极致体现:先不计成本地占领用户心智和市场份额,把对手都熬死,然后我就是唯一的王,到时候再慢慢考虑赚钱的事。

刺激,豪迈,但也风险巨大。这就像在钢丝上跳舞,跳得好,掌声雷动;一个趔趄,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咱们再把镜头拉回到那个“老掌门”——上汽集团。

前几年上汽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合资品牌大众、通用,被新能源冲得七零八落;自主品牌荣威、名爵,声音也不够响。大家一提上汽,总是一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惋惜。

可你看人家这财报,第三季度利润暴涨6倍多。虽然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原因,但这个反弹的力度,着实吓人一跳。更关键的是,你看人家的财务费用,是负的11个多亿。

负数是啥意思?意思就是人家账上趴着的现金太多,光利息收入就比付出去的贷款利息多出一大截。再看资产负债率,61.7%,比比亚迪低了将近10个点。

看明白了吗?

如果说比亚迪是个浑身肌肉、一往无前的年轻拳手,那上汽就像个家底殷实、精于算计的老地主。前几年市场风向大变,老地主家里有点乱,收成不好,被大家嘲笑。但人家不慌,因为地窖里还有余粮。

人家不跟你玩命去卷价格战,不搞那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自杀式冲锋。人家在干嘛?关起门来,默默地盘点家底,调整策略。你看上汽旗下的智己、飞凡,虽然声量还没起来,但一步一个脚印在往前拱。合资品牌也在积极转型,别克GL8插混版一出,还是能打。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上汽的这种活法,叫“防守反击”。我不求一拳KO你,但我血厚、防高,先保证自己不被打死。我用雄厚的家底和现金流,稳住阵脚,慢慢找你的破绽。你价格战打得凶,打得自己都吐血了,很好,我等你力竭的时候,再从容地打出我的牌。

这两种活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在当下的中国车市,这个全球最卷的斗兽场里,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

比亚迪的“快”,是新时代的生存法则,用速度和规模碾压一切,它赌的是未来,赌的是自己能笑到最后,成为那个唯一的赢家。

上汽的“稳”,是老炮儿的生存哲学,现金为王,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它赌的是耐力,赌的是谁能活得更长。

这两种模式的碰撞,才是这份财报背后最精彩的大戏。

当然,牌桌上不止他俩。你看长城,利润也在下滑,但人家说了,我20万以上的车卖得好了。这是啥路子?“我不跟你们在泥地里肉搏了,我上二楼雅间,喝茶挣钱去。”这是品牌向上的路,难走,但走成了,利润就高了。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再看赛力斯,背后站着华为这个“流量巨子”,问界系列卖爆了,利润也上来了,还要去香港上市。这是典型的“找个好大哥”模式,自己造车功底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架不住大哥的“光环”够亮,能给你带流量、带技术、带品牌认知。这也是一种活法,而且活得相当滋润。

而那些亏损的,比如广汽和江淮,就更残酷了。它们就像是被卷入这场神仙打架的凡人,一不留神,就被巨大的浪头拍晕在沙滩上。它们的财报,就是这场血战残酷性的最佳注脚。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车企三季报成绩单,比亚迪利润下滑了,上汽利润反而暴涨-有驾

所以你看,一张简单的业绩表,背后是刀光剑影,是战略博弈,是不同企业气质和生存哲学的激烈碰撞。

这已经不是一个单靠发动机、变速箱就能躺赢的时代了,也不是一个光靠PPT和概念就能圈钱的时代了。现在的汽车市场,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你的技术储备够不够厚?你的钱袋子够不够深?你的战略定力够不够强?你找的“朋友”够不够铁?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的通宵达旦,是无数销售人员的口干舌燥,也是无数企业高管的夜不能寐。

比亚迪的“狂飙”和上汽的“回血”,只是这场大戏的上半场。下半场,随着更多跨界玩家的入局,随着技术路线的进一步分化,只会更惨烈,也更精彩。

迪王还能“王”多久?老大哥能不能“王者归来”?走高端路线的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背靠大树的又能乘多久的凉?

这牌局,看得人真是血脉贲张。

我就说到这儿,剩下的,你们来补充。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