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10次长途,才发现电车和油车的区别,都是真心话!
这两年电动车销量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身边十个朋友买车得有七个在问这车续航多少。不过关于"电车能不能跑长途"的争论,最近可是越吵越凶。
前两天朋友聚会,两个老同学差点为这事掀桌子——开宝马的老王拍着桌子说:电车跑高速就是个笑话!,刚提了特斯拉的小李当场掏出手机就要约战:周末咱就跑趟青岛,看谁先趴窝!
说实话,作为六年油车老司机,我之前也总觉得电车跑长途不靠谱。直到去年换了辆国产新势力,硬着头皮跑了十趟跨省长途之后,才发现咱们对电车的误解,可能比春运抢票的黄牛还多!
一、500公里内,电车才是真香王
去年清明回老家,我开着新买的电车心里直打鼓。老家单程420公里,导航显示要充两次电。结果您猜怎么着?全程就服务区撒泡尿的功夫补了次电,到家还剩18%电量。后来才知道,现在主流的电车真实续航都在500公里往上,像小鹏G6这种800V平台的车型,高速跑个550公里轻轻松松。
最让我意外的是智能驾驶系统。以前开油车跑长途,右脚踩油门能踩到抽筋。现在设定好跟车距离,车子自己就能跟着前车加减速,遇到慢车还会主动变道超车。上次带老婆孩子去千岛湖,三百多公里路我愣是全程没踩过刹车,服务区休息时老婆还纳闷:今天怎么没听你抱怨腰疼?
二、500-1000公里的真相:油车优势没想象中大
五一跑西安那次算是真正考验。单程980公里,导航显示要充三次电。出发前我特意做了功课,把沿途的超充站都标了出来。实际跑下来,每次充电都是卡着休息时间——第一次充电正好吃午饭,第二次赶上午休,最后一次充电时全家下车逛了会儿服务区特产店。
这里有个冷知识:正常人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反应速度会下降40%。所以那些吹嘘油车一口气跑800公里的老司机,要么是拿命在开车,要么服务区休息时间比充电还久。我的实测数据显示,800公里路程电车比油车多用时约50分钟,但这时间正好分散在三次休息中,体感上反而更轻松。
三、堵车大战:电车的隐藏必杀技
去年国庆在京港澳高速被堵了6小时,却意外解锁了电车的隐藏技能。当时前后都是开着空调的油车,眼看着隔壁车道有辆轩逸车主不敢开空调,热得拿宣传单当扇子。我们家电车开着空调看剧,6小时掉了12%的电量,第二天到家还有余电去超市采购。
这里必须科普个小知识:电车原地开空调1小时耗电约1.5度,按现在主流70度电池算,够你吹46小时空调。而油车怠速开空调,不仅费油(约2L/小时),长时间还容易积碳。所以真要遇上大堵车,该慌的可能是油车车主。
四、充电焦虑?换个思路海阔天空
说到充电排队,我有次在阳澄湖服务区确实碰到过。当时八个充电桩排了二十多辆车,导航一看附近3公里就有个商场充电站,果断下高速。结果到了地方,二十个充电桩就三辆车在充,充完电还顺便买了大闸蟹。现在高德、蔚来这些APP都能实时查看充电桩状态,会玩的车主早就学会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了。
最近还发现个新大陆——高速公路出口五公里内,往往藏着不少宝藏充电站。这些地方不仅充电便宜(很多免服务费),还能顺便体验当地美食。上次在江西抚州充电,意外发现一家巨好吃的牛肉粉,现在成了固定打卡点。
五、北方车主的正确打开方式
去年腊月跑哈尔滨算是地狱级挑战。零下25℃的环境,表显续航直接打了6折。但全程开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比油车提前热车体验好太多。秘诀就是勤充电(剩30%就补电)、用预约加热(插着枪给电池预热)。现在新款电车都有热泵空调,像极氪007这些车型,零下10℃续航还能保持75%以上。
六、这些情况,我劝你别买电车
当然,电车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建议老老实实买油车:
1. 经常需要单日奔袭1000公里以上的商务人士;
2. 家住老小区装不了充电桩;
3. 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零下15℃环境用车;
4. 就爱往西藏、新疆这些充电荒漠跑;
5. 预算只能买10万以下的入门车型;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充电网络发展快得吓人。连318川藏线都每隔200公里必有充电站,青藏线也在疯狂铺桩。我认识的开着五菱Mini进藏的大神,愣是靠着"充电桩+农家乐"的模式跑完了全程。
七、未来已来: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速度
去年在苏州超充站遇到位开EQC的大叔,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现在充电比三年前快了五倍,价格却便宜了一半。这话真不夸张,800V平台的车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明年要上的固态电池据说能12分钟充满。反观油车,除了降价还有什么新故事?
最近陪朋友看车发现个有趣现象:BBA的销售都在猛推混动车型,问就是纯电我们也有,但建议您看看插混。懂的都懂,这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下的最后倔强。
开了两年电车,最大的感受是——汽车正在从代步工具变成智能终端。以前觉得自动驾驶是噱头,现在开着NGP跑长途,终于明白为什么说开过电车就回不去了。
当然,油车党也不必焦虑,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用了十年,汽车行业的变革也才刚开始。重要的是,作为消费者,我们终于有了选择的自由。
下次再有人跟你争油车电车谁更强,不妨把这篇甩给他。毕竟实践出真知,我这个跑了3万公里长途的电车车主,应该还算有发言权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