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这回是真急眼了,直接祭出千万级的“封口费”,就问问那些玩自媒体的,以后还敢不敢信口雌黄?
这阵仗,啧啧,够瞧的。
说白了,现在汽车圈的自媒体,简直是龙蛇混杂,赞歌高唱的,冷嘲热讽的,啥戏码都有。
有些是真心实意提意见,盼着车子精益求精,可也有些,为了那点流量,啥惊悚桥段都敢编,真真假假,让人云里雾里。
这不,阿维塔的风阻系数就成了引爆点。
事情是这么个来龙去脉,阿维塔12闪亮登场,官方宣称风阻系数是0.21Cd,这数据在电车界,那可是鹤立鸡群。
结果呢,有个自媒体博主,网名叫“苏黎世贝勒爷”的,横空出世,说自己实测是0.28Cd,直接奚落阿维塔是“上世纪老古董”。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还被马斯克点了赞,瞬间引爆舆论。
长安汽车一看,这还了得?
火速拉上央视,到权威实验室搞了个现场直播,结果显示0.2175,跟官方数据八九不离十。
原以为这风波就此平息,万万没想到,这位“贝勒爷”那是真钢筋铁骨,咬死了不认栽,还暗讽长安“幕后操盘”。
这下,长安彻底炸毛了,直接一纸律师函,限期删帖谢罪。
博主秒怂,删是删了,歉也勉强道了,但字里行间还在影射阿维塔测试用的是“工程样车”,并非量产版本。
这简直是火上浇油,长安忍无可忍,直接对簿公堂,索赔金额高达一千万!
一千万啊!
这可不是毛毛雨,要知道,以前车企起诉自媒体,撑死也就五百万。
比亚迪告“龙猪-集车”最终赔了200来万,长城批量起诉,单案最高也就500万。
长安这回,直接把赔偿金抬高了一个量级,这是要立威?
还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么惨重?
平心而论,自媒体这行,看着光鲜,但真正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也就顶端那几位。
大多数人,不过是勉强度日。
这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赔偿,搁谁身上都得肝颤。
有人说,车企此举旨在杀一儆百,让自媒体噤若寒蝉。
但也有人认为,自媒体也该掂量掂量,不能为了博眼球口无遮拦,凭空捏造,肆意诋毁,肯定要付出代价的。
这事儿,细品之下,颇有几分玩味。
车企豪掷千金做营销,恨不得把车吹成神话,自媒体呢,就想戳破这层“华丽的泡沫”。
这本身就是一场角力。
但关键在于,这“戳破”得有凭有据,不能为了吸睛,啥耸人听闻的都敢往外抛。
说句公道话,长安这次狮子大开口索赔一千万,真能如愿以偿吗?
估计玄乎。
法院肯定会权衡利弊,不可能车企漫天要价就照单全收。
但这一千万的震慑力,那是杠杠的。
仅凭这一个数字,就足见事态之严重。
车企与自媒体之间的生态,或许要迎来一次重新洗牌。
与其一味地把矛头指向自媒体“见钱眼开”,我们是否忽略了车企在面对质疑时的应对方式?
一味地施压和巨额索赔,真的能解决症结吗?
抑或应该以更开阔的胸襟接纳批评,脚踏实地提升产品力与服务品质?
这件事,宛如一面棱镜,折射出车企与自媒体间那丝缕缕的复杂关系,也映衬出整个行业的浮躁与焦灼。
往后,自媒体们落笔,估计得更谨慎了,但车企们,也该好好思量,如何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真心认可,而不是一味想着如何堵住悠悠之口。
毕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