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

你说现在这城市发展,咋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咱大同 2024 年 GDP 总量 1802.5 亿元,名义增速 - 3.7%,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咋回事?可再仔细一琢磨,实际增速 2.5%,第三产业占比 59.5%,眼瞅着就到 60% 了,第二产业占比降到 33.9%。这数字背后,藏着的事可不少。

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有驾

我有个在大同做旅游攻略的朋友,去年跟我念叨,现在来大同的人明显不一样了。以前大家奔着煤矿、工业来,现在都是背着相机、拖着行李箱,奔着古城、景区来。你还别说,数据也挺支持这感觉。2024 年前三季度,大同接待游客 4577.98 万人次,同比增长 8.8%,旅游收入 393.52 亿元,增长 65.1%,重点景区游客量直接翻倍。这文旅市场,跟开了挂似的。互联网服务业营收增长 38.3%,软件业增长 56.7%,租赁业增长 27.1%,数字经济也跟着冒头了,成了新引擎。

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有驾

可工业这边,就有点让人揪心。规上工业增加值 - 3.7%,煤炭产业拖累明显,煤炭工业增加值 - 4.6%。我一在煤矿工作的亲戚,去年也跟我抱怨,活没以前多了。但好在还有希望,新能源装机突破 500 万千瓦,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2%,这算是转型路上的一道光吧。

说到文旅,东南邑历史街区那变化真是大。我去年去过一次,以前破破烂烂的老街区,现在修得古色古香,引入了 200 多家新业态,咖啡馆、手作店啥都有,游客停留时间从 1.6 天延长至 2.6 天。还有 "如梦大同" 实景演艺项目,投资 15 亿元,预计年吸引游客 50 万人次,拉动消费 2.3 亿元。冬天也没闲着,2023 - 2024 冰雪季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收入 8.6 亿元,文瀛湖冰雪嘉年华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 40%,真正实现了 "淡季不淡"。

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有驾

再看县域,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灵丘县依托 "光伏 + 生态" 模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 100 万千瓦,带动工业增加值增长 12%,GDP 增速 15.8%,妥妥的逆袭者。浑源县恒山景区改造提升,游客量增长 80%,文旅收入占 GDP 比重达 18%,也是势头很猛。平城区和云冈区作为主城区,一个服务业占比 87.3%,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 120 家;一个煤炭产业智能化改造完成率 70%,非煤产业占比提升至 25%,在双核竞赛中各有千秋。可云州区和新荣区就有点难了,云州区黄花产业遭遇价格波动,新荣区风电项目受阻,还在转型阵痛中探索。

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有驾

为啥会有这些变化呢?政策肯定是有力推手。《大同市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投入 10 亿元专项资金,15 个文旅综合体、5 个数字经济产业园集中落地。而且大家兜里有钱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 万元,带动文旅消费年均增长 12%。但工业转型也面临两难,传统能源贡献财政收入 45%,可产能快到天花板了;新兴产业装机占比达 35%,但产业链配套不足,本地转化率仅 15%。县域之间差距也在拉大,前 5 县区 GDP 占比 78%,后 5 县区仅 12%,财政收入差距达 9 倍。

大同GDP降了3.7%却藏着逆袭密码?这三个变化你绝对没想到-有驾

那未来咋办呢?服务业打算构建 "文旅 + 数字" 双轮驱动,推进 "博物馆之城" 建设,2025 年实现 30 家主题博物馆集群;打造 "数字大同" 平台,力争数字经济占比突破 20%。工业要探索 "能源革命" 新路径,建设 5 个智能化煤矿,推进 "煤电 + 新能源" 联营;规划 100 万千瓦储能项目,打造华北储能枢纽。县域则实施 "特色突围" 战略,阳高县建 "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浑源县打造 "康养旅游目的地",左云县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 + 光伏" 模式。

2024 年的大同,就像一个正在蜕变的选手,虽然 GDP 总量有点波动,但服务业崛起重塑了产业格局,县域竞速打破了原有平衡,能源转型孕育着新生机。这一路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算数。你说,这样的大同,未来是不是值得期待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