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终究难敌货真价实。”
话说,车市这潭浑水,最近搅得那是天翻地覆。你方唱罢我登场,折价的消息接踵而至,着实令人应接不暇。昨日还在品评谁家的车更吸睛,今朝便沦为论断谁家的价格更出挑。瞧,上汽荣威亦不甘示弱,宣告荣威D6让利,竟将身价压低至7.98万起。这厢一出,不少人便开始窃语:此番让利,当真能提振销量乎?
事出有因,荣威D6此前问世之际,身价尚且坚挺。如今猝然祭出“限时一口价”的戏码,直落至7.98万至11.98万的区间。直白来讲,无非是想借由价格来博取眼球,攫取更多的市占率。此车究竟如何?官方的说辞是,基于上汽星云纯电架构打造,还采用了特斯拉同款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工艺。听来颇为高屋建瓴,是也不是?且,他们还炮制了一场央视直播的极限测试,又是碾压,又是涉水,又是刮底,看来品质委实过硬。
续航方面,官宣数据为520km,且言在零下20度的酷寒环境下,续航达成率尚能达至75%。更为出彩的是,百公里耗电量据称仅为9.125kWh,还缔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充电亦颇为迅捷,30%-80%电量快充只需20分钟。空间方面,后备厢颇为宽敞,储物空间亦颇为充裕。智能化配置也算过得去,12.8英寸的触控屏,高通8155芯片,L2级辅助驾驶系统,应有尽有。
然,问题在于,单看这些数据与官方宣辞,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归根结底,汽车这等物件,并非单凭参量便能决断优劣。恰似相亲,照片再靓丽,也得见了真人方能知晓是否委实相宜。
实则,汽车让利促销,亦非甚么新鲜事。你看那些销量上佳的车型,哪款不是倚仗性价比来吸引主顾?比亚迪秦PLUS EV,埃安AION S,五菱星光,这些皆是荣威D6的直接竞逐者。比亚迪仰仗技术与规模优势,价格一直压得很低。埃安仰仗空间与舒适性,亦吸引了不少用户。五菱星光更是以超低的身价,侵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是以,荣威D6此番降价,能否成功突围,还真未可知。价格是招徕消费者的一项重要因素,却非唯一因素。消费者购车,除了看价格,还要看品牌、质量、口碑、售后服务等等。
比方说,当年某款合资品牌的车,也曾大幅让利促销,结果销量并未见明显起色。缘何?盖因品牌形象已经固化,消费者觉得它就是一款低端车,纵使降价了,也不会扭转这种看法。又如,有些自主品牌的车,固然价格甚低,然质量问题频仍,售后服务又跟不上,消费者亦不敢问津。
荣威D6此番让利,能否奏效,关键还是看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优良的品牌形象。要让消费者觉得,此款车不仅价格亲民,且质量可靠,服务周到。这可不是一件易事。
让利仅是权宜之计,提升品质方为王道。唯有真正将产品做好,将服务做好,方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吾辈期冀目睹更多的车企,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技术研发与品质提升之上,而非一味地打价格战。毕竟,价格战打到终局,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与其将精力放在降价上,不如想想怎么提升车辆的整体品性,怎么提供更佳的售后服务,怎么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物超所值。唯有这般,方能真正赢得市场,方能让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归根结底,降价只是缓兵之计,品质才是长远之策。中国汽车产业想要真正崛起,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价格战,而是更多的技术革新与品质精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