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像个大舞台,咱们都在忙着为别人服务。特别是卖东西的人,要是说话不中听,东西又不咋地,顾客肯定不买账。
在汽车行业,这条规矩也大都行得通,但有个汽车品牌不走寻常路。大家口味变了,它却坚持造自己的车,结果只能黯然退场。
铃木汽车,大家口中的“小型车之王”,在2018年离开了中国市场,到现在都6年了。这六年里,它心里有没有为当初的决定感到一丝后悔呢?
【铃木退出中国】
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投资者多持观望态度,铃木却率先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他们的明星产品奥拓汽车,向中国消费者热情推介。
铃木专为日本宝妈打造了一款小车,车身小巧,省油耐用,价格亲民。这款车迅速走红日本,让铃木在日本车市站稳了脚跟。
铃木在国内火了之后,就琢磨着往国外发展,觉得紧邻的中国市场就挺有潜力,值得一试。
那时的中国刚开放市场,发展初期外资还少,市场潜力大。国内路上跑的多是东风、解放卡车,家用轿车这块儿也还没啥竞争,机会多多。
铃木抓住机会,把第二代奥拓带到了中国,这款车型就此引进。
这种精致小巧的轿车一亮相,立马吸引了国内那些有点小资情调的人,迅速走红成为时尚,销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铃木因一年经验对中国市场更有信心了。1985年,中国政策放宽,允许外资与中国企业合作,这一变化让国内的外资车数量迅速翻倍。
1993年,铃木感受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于是选择和长安合作,一起创办了合资汽车公司,这就是长安铃木的由来。
两年后,长安铃木推出了自家汽车品牌,并创新推出分期付款,让大伙儿能早点开上车,享受驾车乐趣,从而提升销量。
铃木当年在小车界堪称霸主,被赞誉为“神车鼻祖”,奥拓车型更是深入人心,至今仍被不少人津津乐道,怀念不已。
2005年,铃木新出了款“雨燕”,这车比奥拓更小巧精致,线条柔和不少,总算是把奥拓当年的风采给延续下来了。
2011年,铃木汽车在中国卖出了22万辆,这个数字对于日本车企来说,简直就是大获全胜,成绩相当亮眼。
铃木正做着再创佳绩的美梦,可没想到,这已经是它能达到的最高点了。
国内生产链日益完备,技术也日渐成熟,于是类似车型不断涌现。奇瑞、宝骏等小车品牌,也开始与铃木在市场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铃木起初信心十足,觉得其他车只能抄抄外壳,它的低油耗技术才是真本事。这对手头不宽裕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个超大的卖点。
没想到国产车性能挺给力,不比进口的差。加上2012年日本挑衅中国,国人很生气,纷纷不买日本车,很多日本车因此受冷落。
铃木的市场占比迅速从20%降到了6%,它努力推出新车,可这些车都没啥大动静,反响很一般,没能激起什么波澜。
2018年,铃木在中国只卖出了3.5万辆车,老板铃木修拍板决定撤出中国市场,还把手头长安铃木50%的股份,仅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给卖了。
这个决定一出,立马炸了锅。这家在中国市场曾风光无限的车企,咋就铁了心要退出呢?大家都好奇背后的原因。
他们之间是不是有过什么误会或者纠葛,导致关系变得不太对劲?
【退出中国后怎么样了?】
后来网上流传起铃木老总铃木修的一句话,大意是:他绝不会向中国市场屈服,态度十分坚决。
这话让中国消费者很不满,大家说:要走就走呗,何必讲得那么刺耳,离开了你,中国人有的是其他好选择!
商人讲话常不靠谱,多是博眼球的手段。不过这次铃木是真的,它已经完全离开了中国市场。
六年过去,铃木离开中国后,市场变得多元而繁荣,电动车领域尤为突出。有人猜想,铃木要是看到这番景象,心里肯定满是懊悔。
那么,咱们得琢磨琢磨,铃木是不是心里真觉得懊悔,有些过不去这个坎儿呢?
中国网友挺遗憾,铃木那么傲慢却没挨罚。他们离开中国后去了印度、欧洲和东南亚,全球销量依然响当当。
2023年,铃木全球卖了307万辆车,排名世界第十,就排在比亚迪后面。它主要在日本和印度市场卖得好,这两个地方是它的大本营。
铃木离开中国市场,并非出于啥恩怨,说白了就是铃木修的倔强和自大在作祟。
以前中国还在发展中,大家手头不宽裕,小巧又便宜还精致的铃木车很对国人胃口,一下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神车”。
经济发展后,中国很多人能买得起车了,全家一起坐车的场景很常见。但铃木没跟上这个趋势,还是一门心思只做小型车。
国内SUV大火时,它却反其道而行,退出小型轿车市场,坚持不变,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淘汰。
在美国,铃木也曾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一回,情形大同小异。
80年代,铃木的“武士”小车在美国火了一把,可《消费者报告》的大佬想白拿一辆被拒,结果他们就抹黑说“武士”转弯爱翻车。
当年舆论力量大,《消费者报告》作为知名博主,发声后“武士”口碑迅速下滑,销量也跟着大幅度减少。
高层料定铃木会服软,可铃木却异常强硬,直接把《消费者报告》告到法院,说他们造谣诽谤。
历经八年诉讼,铃木最终胜诉。期间,《消费者报告》承认故意调整测试条件致“武士”翻车,并向铃木致歉。
八年过去,铃木在美国的表现让顾客大失所望,市场份额一点点被抢占。无奈之下,铃木修的决策是,铃木得撤出美国市场了。
铃木现在在印度凭借小型车过得挺滋润,2017年市场占有率高达一半,到了2023年也有四成。走在印度街上,铃木车标几乎随处可见。
铃木虽退出中美市场,但全球销量仍排第十,确实有两把刷子。它专注小型车,在发展中国家特别火,这就是它的成功秘诀。
如果像丰田那样,不死板,多听听消费者想要什么,说不定能抢到更多市场,也不至于最后得走人,对吧?
澎湃新闻报道,铃木把在中国的所有股权,仅以1元价格卖掉,这意味着在25年后,铃木正式和中国市场说了再见。
新华网报道,以制造小型车闻名的铃木汽车,已决定撤离中国市场,结束了其在这片领域的多年耕耘。
界面新闻报道,铃木离开中国市场,对它而言,更像是甩掉了一个重担,算是松了一口气。
凤凰网报道,铃木在中国市场失意退出,但转战印度却大放异彩,成了当地无人不知、销量领先的“神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