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到35.43千瓦时,续航能力更上一层楼,说实话,这件事我挺有点期待的。你知道的,新能源车这个节奏太快了,去年我朋友买的那个枭龙二代,刚刚跑了四万多公里,换算下来,平均每公里的电费反正不多。眼看着现在新车续航又增加了点,心里就有点小期待——是不是给早期买车的老用户一个升级的机会?毕竟,花点小钱,换个更大容量的电池包,也算是升级版吧。

这次申报里,电池容量从之前的23.7/33.7度提升到35.43度,WLTC工况续航都变成160公里左右(估算一下,实际可能还要少几公里,要根据使用惯看)。我觉得,这对于平时市区代步或者上下班30公里左右的用户,绝对够用,甚至应付周末短途旅行都不成问题。有人会问,续航增加了,价格会不会涨?其实没太大变化,厂商说不加价,除非心里暗想,后续可能会靠配件、升级包赚点收益。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有驾

突然想到,假如我现在是枭龙二代车主,花了大半个月存款买的车,现在可以考虑点升级——是不是可以找4S店问问,换个电池包,花点小钱,续航直接变长,感觉买车的价值又上升了几层?这边说一句,可能也存在一些套路——是不是原厂基于旧电池劳动力效率提升技术,或者电池技术越做越成熟,成本变低了,厂家才愿意给这些升级包提价空间?哈,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倒是想起段夸张的对比。比如荣威ei5的电池容量30度,续航能跑301公里(这是官方数据,实际可能差点儿),比枭龙二代的续航还略胜一筹。要我说,现今的中端电动车,续航大多都在16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应付不少日常需求了。坦白讲,也没必要非追求极端点的续航,比如说,买辆车就是为了走走邻里、上班用,讲究个经济实惠。

说到供应链,我之前翻了下笔记,估算哈弗枭龙MAX新电池的电池片到底成本会不会涨?我觉得不会太多。毕竟,基本原料的价格都在上下浮动,关键还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就像做饭一样,不是原料多了就一定贵,关键是怎么炒这锅饭。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有驾

这里,顺便想问你们:你们觉得长续航的方向是不是未来?还是说,电池的成本、技术成熟后,大规模量产能带来更多实惠?(这段先按下不表)

反正我一直觉得,买车这个事,还是要考虑实际用车场景。比方说,我的朋友从事修理工作,经常抱怨:电池老化,折算下来,后续要换的成本比我们想象的还高。最怕的就是,车用几年,续航一低就得考虑换电池包,感觉像房子漏水,修一修还得花大钱。但这次哈弗申报的消息,让我觉得,厂家或许在这个点上也想了想——别的车企都在涨价,哈弗能不思考升级包的可能性?或者,什么时候会折扣点,提个容量再卖?

说到用车体验,刚才我翻了下相册,车内那两个220V插座倒挺实用。每次出行,带个小充电器给笔记本充电,或者给一些户外设备用,都是方便的点。平时我自己用车,总觉得车里的一次性配备不能太死板——你知道的,现在人都喜欢多功能。像我朋友老实说:早上上班,这个插座比空调还管用。虽然说,产品配置还算齐全,但不搞加价套餐,真都能留点底线。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有驾

你们觉得,加量不加价是不是很难得?不搞优惠,反而让潜在用户喜欢上持币待购状态——其实说明,品牌有所信心,暗示老用户你看,等一下,提升了续航,价格没变,但体验升级了。

深究下去,我还是觉得,新能源车的最大焦点不在续航多长,而在那用着顺手、买了没后顾之忧的感觉。像我那个朋友,他刚买的二手车,特别喜欢车内的空间,觉得座椅舒服,开着不费力,但他也搞不懂,为什么电池这么一老化,续航就明显变慢。

突然想到,好像从这个角度讲,续航的提升,也是对用户体验的安全感加码。尤其是在现阶段,绝大多数用户还没把新能源车用到极限,更看重的是能不能跑得远,经济实用。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有驾

哈弗的这次申报,工信部一出来,我心里就有个疑问:这是不是厂家提前布局,等待市场成熟的小动作?或者说,这样的升级能不能让那些早期用户,感受到被关爱?

我自己还没准备换车,但真心觉得,要不要让自己的车也升级? 想象一下,续航多出点,一点点改善,也算是对未来的点滴投资。

车变多了,城里堵不堵,关门放车钥匙时心安吗?这确实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哈弗枭龙MAX长续航版完成申报,电池容量提升至35.43度,续航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有驾

这样的消息出来,倒让我觉得,一切还没有到尽头。你们会不会也考虑升级电池包呢?或者,认定续航能满足所有家庭出行的未来?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