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经典印记:Honda Juno M85
五十多年前的一项本田技术创新,Honda Juno M85,成为全球首款搭载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的踏板摩托车。虽然Juno在本田的历史中并不显眼,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令人为之赞叹。这辆摩托车,正是Honda Juno!
Juno K:先锋之路
在Juno的生产史上,1954年推出的K系列(包括K、KA和KB)正式开启了它的传奇。那一年,一辆精心打造的摩托车从本田的生产线上下线。这就是Juno K,日本本田首款踏板车,直指当时市场上两大竞争对手Fuji Rabbit和Mitsubishi Silver Pigeon,且具备他们缺乏的独特配置。Juno K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巨大挡风玻璃和遮阳板的设计。
这一车型首次引入了电启动功能,车身上还装备了带遮阳板的全挡风玻璃,车体结构则采用了先进的玻璃纤维材料。然而,这款车的市场表现却让人失望,最终只生产了5980台便宣告停产。时任本田执行副总裁的川岛喜八郎对此车型做出评论,称其为“出色的失败”,因其售价昂贵,发动机容易过热,加之车身相对沉重,造成了动力不足。悬挂设计亦存在问题,更糟的是,消费者对于Juno的离合器换挡方式并不买账。尽管本田后来推出了散热孔加大的Juno KB型,以期解决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但这依然无法改变其惨淡的销售情况。
M80/M85:全新演绎
与K系列不同,1961年11月推出的M80和M85虽然在排量上有所差异,但其设计理念却截然不同。这款新车摒弃了挡风玻璃,处理了车辆的冷却方式,采用了暴露在外的水平双缸自然风冷发动机,转而使用钢管内部构造,代替了K系列的玻璃钢板。而真正令人惊叹的则是,首次在摩托车应用的Badalini型液压机械变速箱,让驾驶者能够通过左把上的扭柄轻松调节输出。
巧合的是,令人费解的是,Juno为何不采用Cub车型测试过的自动离合器变速器。对此,或许只有当时的设计师能够给出答案。有分析认为,本田可能意在向竞争对手彰显其研发实力,联想一下后来的NR750和CX500 Turbo,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珍贵收藏的象征
Juno M系列总计生产了5880台,几乎全部在日本市场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世量逐渐减少,目前已经成为了收藏者们追逐的目标。许多人对这款珍贵踏板车充满热情,努力修复和保养,让这款经典设计再次焕发光彩。
总结
通过Honda Juno的演变,可以瞥见本田公司在摩托车设计制造能力上的巨大潜力。从Juno K的“出色失败”到M80/M85的创新设计,本田为我们展示了不断探索与发展的精神。尽管时代变迁,Juno依旧是摩托车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值得每一位爱好者铭记与珍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