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

前言

青藏铁路被称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格尔木开始,我们就要更换美国火车头。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很多人都想,中国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要依赖美国的火车头,难道我们真的造不出来吗?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为什么要换车头

格尔木地处青海省西部,海拔大约2800米,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也被称为“进藏咽喉”。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从这里开始,火车就要翻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穿越冻土、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进入真正的青藏高原核心地带。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占到了81%,这是全球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如此高的地方,环境必然十分恶劣,低气压、低温、缺氧还强紫外线,火车在这用电力牵引模式,车顶绝缘子、变压器外绝缘这些设备,就特别容易出问题。

所以说,换柴油车头,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中国的柴油车头,说实话质量不行,与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当时中国没有任何一条铁路要在海拔5000米以上运行,所以对于高原动力机车,我们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

美国在柴油机车技术方面十分先进,专门研发出了“高原款”柴油机车NJ2型。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它专门配备了涡轮增压,就算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原,也能保持2700 - 3000kW的功率,它能牵引重达10000吨的货物列车,或者时速达到160km的客运列车。

在2002年的时候,青藏铁路眼即将通车,但国产的高原柴油机车技术还不成熟,只能去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引进了NJ2型柴油机车。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这就是先借用最成熟的工具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是工程上非常理性的选择,但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去依赖美国火车头。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中国国产高原动力

中国的国产机车,当年在高原测试时问题频出,比如东风4机车,在海拔4000米测试时,动力不增反降,发动机舱过热,效果十分不好。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而进口的欧洲机车头虽然动力好点,但在极端温差下电气系统故障频发,所以最终我们选择引进美国GE公司的NJ2型内燃机车。

NJ2型机车价格也很贵,每台造价2800万元,是普通机车的两倍,车身长23米,重126吨,核心是16缸V型7FDL发动机。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不得不说,它确实厉害,2008年青藏高原遭遇罕见雪灾,NJ2型机车依然能正常运转,这就说明它的技术有多先进。

但我们不可能去依赖美国,中国并没有放弃国产高原机车的研发,2002年,中车戚墅堰厂就完成了国产“东风8B型”内燃机车的初步设计工作。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这款机车具备牵引5000吨货物列车的能力,最高运行时速能达到80 - 85公里,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研究搁置了。

但在2007年,中国铁路部门在青藏铁路通车仅一年后,便重点研究产高原机车,后来到了2014年,“和谐HXN3”高原内燃机车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在2018年,国产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在青藏铁路部分区段开启试运行,最高时速可达到120公里,在拉日铁路线上,从拉萨到日喀则仅需3小时车程。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如今,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已经投入运用的数目达36台,现在它的数量,确实还不能全方位替换所有进口机车,但也证明,未来必定会替换全部进口机车。

但真正体现中国铁路技术硬实力的,不是火车头,而是整条青藏线的路基、桥梁、隧道和冻土技术。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对于青藏铁路,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火车头,但很多技术被人们忽略了,就像青藏高原的冻土,温度低的话,就会体积膨胀,把路基和钢轨顶起来温度高的话,它体积就会缩小,路基和钢轨就凹陷下去。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这是一个大问题,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但我们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技术,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的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路基。

冬季能把路堤及地基中的热量排出去,夏季又能减少热量的吸收,起到冷却作用,青藏铁路上有111公里的线路都采用了这种特殊的路基,这是国内首创。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而且在桥梁和隧道,为了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工程师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办法。

青藏铁路上的桥梁长达156.7公里,占多年冻土地段的四分之一,其中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更是世界之最。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西藏铁路创造了很多奇迹,世界最长的冻土铁路,5300米高的唐古拉山隧道,抗高寒、抗风沙、抗地震的桥墩,使用太阳能维稳的冻土冷却装置。

这些全是中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原创技术,甚至当年世界银行专家来看了之后都直呼:“这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总结

火车到格尔木换美国火车头,不是中国技术不行,而是当时在高原极限环境下,选择了最稳妥的“借力打力”,用现成成熟设备先开路。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现在中国HXN3型高原机车零部件国产化高达85%,单台造价仅有美国NJ2的三分之一,未来我们也必定会替换进口火车头。

而青藏铁路的建设,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国的基建实力。

青藏铁路格尔木换美车头真相:高原环境下国产曾落后,现逆袭在即-有驾

再有人说:“格尔木要换美国火车头,是因为中国铁路不行”,你可以淡定地告诉他:那是过去的权宜之计,中国早就从学徒变成了老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