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三种测速拍照有何不同?弄懂原理就不会再被误判了!

开车上高速,我们经常会听到导航的提示语音:“前方五百米有定点测速拍照”、“前方八百米有区间测速拍照”、“前方五百米有流动测速拍照”。这些测速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们又有什么优缺点呢?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原理和特点,可能就会因为超速而被罚款,或者因为误判而被冤枉。我将为你介绍高速三种测速拍照的原理和区别,帮助你在开车时更加安全和合法。

高速三种测速拍照有何不同?弄懂原理就不会再被误判了!-有驾

定点测速拍照

定点测速拍照是最常见的测速拍照方式之一,不仅在高速上有,城市道路上也很常见。定点测速拍照一般由摄像头和若干雷达传感器组成,放置在路边或者龙门架上。定点测速拍照的原理是,雷达发射两次雷达波,根据两次雷达波反射之间车辆的位移距离来测量车辆的瞬时速度。如果发现车辆超速,那么摄像头就捕捉车辆信息并上传

定点测速拍照的优点是,它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对超速行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定点测速拍照的缺点是,它只能测量车辆在那个测量区域内的速度,如果车辆在到达测量区域之前减速,或者在通过之后加速,那么定点测速拍照就无法发现超速行为了。另外,定点测速拍照也容易误伤超车这种短暂加速行为,如果车辆在超车提速途中不巧开进了测量区间,那么定点测速拍照也会马上拍照上传,并不会管车辆之前是否有超速行为。

高速三种测速拍照有何不同?弄懂原理就不会再被误判了!-有驾

区间测速拍照

区间测速拍照是为了弥补定点测速拍照的不足而出现的一种测速拍照方式,它采用“线”而不是“点”的测速方法。区间测速拍照会在一段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放置摄像头拍照,然后根据这一段区间的长度除去驶出区间的用时来计算出平均速度,只要总的平均速度不超速就不算超速。如果区间测速的这个区间比较长的话,中间可能也会有放置若干测速拍照点用以采样。

区间测速拍照的优点是,它可以避免车辆在单点测速前后变速的情况,也可以避免误伤超车这种短暂加速行为,更能反映车辆在一段路上的真实速度。区间测速拍照的缺点是,它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数据处理,也可能会给司机造成心理压力,让司机在区间内不敢变速或者超车,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

高速三种测速拍照有何不同?弄懂原理就不会再被误判了!-有驾

移动测速拍照

移动测速拍照又叫流动测速拍照,是一种可以放在专用的测速车上,或者由交警带着摆放在路边的测速拍照方式。移动测速拍照一般用来摆放在一些临时限速的路段,或者对区间测速路段做一个补充,用以达到控制路段车速的作用。移动测速拍照前200米需要根据规定摆放有提示的路牌,不会存在偷偷抓拍的情况

移动测速拍照的优点是,它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需求,对一些特殊的路段或者时段有更好的监管效果。移动测速拍照的缺点是,它需要人工操作和管理,也可能会受到天气、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速不准或者拍照不清。

高速三种测速拍照有何不同?弄懂原理就不会再被误判了!-有驾

高速三种测速拍照的方式各有特点和优缺点,它们都是为了控制车速,保障道路安全的手段。作为驾驶员,我们应该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区别,避免因为不知情而被罚款或者误判,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随意超速或者变速,保持安全的行车习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出门在外开车,能不超速还是尽量不要超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