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最近掏出了一台“救命车”——ELEXIO,定位紧凑级纯电SUV。
这车号称用了现代集团压箱底的E-GMP平台,塞进了800V高压系统、高通8295芯片、L2+辅助驾驶,续航还标到700公里以上。
最狠的是,网传它价格可能定在15万左右,直接杀进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的主战场。
过去五年,北京现代销量从年销百万跌到15万辆,新能源车更是被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这次它把“技术家底”全砸在这台车上,但卷成麻花的中国市场,还会给合资品牌机会吗?
北京现代给ELEXIO贴了个标签:“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翻译成人话就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但现代想把它卖到全世界。
车身尺寸和比亚迪元PLUS差不多,但轴距比大众ID.4 X长一截,后排能跷二郎腿。
前脸挂着会发光的数字“8”水晶灯带,车尾藏着贯穿式尾灯,侧面看像被拍扁的ioniq 5。
内饰砍掉了所有物理按键,方向盘上只剩两个滚轮,中控台被一块27英寸的HUD霸占。
高通8295芯片支持同时处理导航、刷抖音、语音对话,还能用方言指挥空调温度。
智驾系统分成两个版本,低配用华为的鸿蒙方案,高配用毫末智行的城市领航,但明年才能升级。
电池包外面裹着8横7纵的铝合金框架,官方说能扛住1.2吨的冲击力,对标澳洲碰撞标准。
快充口在左后翼子板上,27分钟能从30%充到80%,和手机快充速度差不多。
现代强调这套三电系统经历过零下30度到50度的极端测试,但没公布具体实验室数据。
15-20万价位段现在有多恐怖? 比亚迪元PLUS一个月能卖4万台,相当于现代全品牌两个月的销量。
吉利银河E5刚上市就降价2万,12.98万起售还送充电桩,直接把桌子掀了。
合资阵营里,大众ID.4 X优惠完17万起步,但每个月只能卖出2000台左右。
北京现代去年总销量15.4万辆,不及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经销商退网消息就没停过。
今年上海车展他们直接玩消失,网友调侃:“怕是展台费都掏不起了”。
这次ELEXIO如果定价超过18万,可能连展厅里的顾客都留不住。
技术参数看着唬人,但有几个关键问题还没说清。
800V高压架构到底是全系标配,还是只有顶配才有?
常温续航700公里,如果是CLTC工况,实际能跑500公里就算谢天谢地。
L2+辅助驾驶现在连五菱星光都标配了,现代这套系统和小鹏NGP差了多少代?
车机接入了小红书、抖音,但账号能和手机互通吗? 会员需要重新买吗?
现代说这车要“反向出口全球”,可海外版会不会用更好的宁德时代电池?
经销商渠道成了最大软肋。
北京现代全国还剩不到400家4S店,比亚迪有1300家,连蔚来都有500个换电站。
销售小哥私下吐槽:“现在来看韩系车的,十个有八个是比价工具人”。
隔壁奇瑞把终身质保和免费保养当标配,现代还在送脚垫和玻璃膜。
充电网络更是硬伤,现代APP里能查到的合作充电桩,90%都是第三方野桩。
成本控制成了生死线。
现代吹嘘E-GMP平台能省20%成本,但特斯拉一体化压铸能省40%。
吉利用自研芯片和电池,把银河E5的物料成本压到9万以内。
现代要是真敢把800V和8295芯片下放到15万车型,每卖一台车至少亏2万。
但如果不放,消费者转头就会去买零跑C10——12.88万就有激光雷达。
这车最尴尬的是定位。
想要科技感的去看小鹏G6,要性价比的蹲比亚迪,要面子的选特斯拉。
现代的品牌认知还停留在“省油耐造”,突然改玩智能电动,4S店销售自己都讲不明白屏幕参数。
有网友毒舌评论:“这车就像三星手机,参数没输过,销量没赢过”。
现在唯一的悬念,是北京现代敢不敢把价格定得比国产车更低。
如果真能15万买800V+700公里续航,或许还能让年轻人多看两眼。
但如果还端着合资品牌的架子,结局可能比法系车还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