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铁路货运三招降成本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连通生产与消费,关乎民生与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能够为经济发展“舒筋活血”。
去年11月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的实施,铁路部门推出了哪些新举措,对降低物流成本有何好处?记者进行了采访。
——编 者
衔接厂区、门店前后“一公里”——
铁路“包邮”省心省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装车线上,一列满载煤炭的C80万吨列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河北唐山曹妃甸西站。
“今年我们与伊泰公司签订了全年的物流总包服务,已累计发运233.15万吨。”国铁呼和浩特局包头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主任张斌说。
对伊泰公司而言,从矿坑口到电厂煤炉,这些电煤所经历的汽车中转、铁路运输等全链条物流服务,均由铁路部门承揽。
铁路“包邮”,听着简单,却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重要改革。
铁路运输,最大优势是运量大、成本低,但在铁路干线和货运场站以外,衔接厂区、门店的前后“一公里”短途接驳成为“公转铁”的瓶颈。“别小看这‘一公里’,每趟单程的短驳运输都意味着一次额外的装货和卸货,其中涉及很多物料、人工以及可能发生的损耗。”国铁呼和浩特局包头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副主任张贺介绍。
以前,铁路部门只负责干线运输。如今,推广物流总包后,铁路部门将为客户量身设计物流最优解决方案,解决短驳运输难题,并提供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从而实现“门到门”“生产线到生产线”“厂—站—库—经销商店”的效果,帮客户降低综合物流服务成本。
不仅如此,依托物流总包,铁路部门还对内部货运组织进行了优化。以往,货物运输涉及装卸、调度等多个部门,从提交货物运输申请到发车,一般需要4天左右。实施物流总包后,铁路部门内部实行合署统一办公,每个作业环节都有人员盯控,确保货物1日内发出。
这一点,伊泰公司深有感触。今年,伊泰公司已发出近300列万吨大列,整体运输时效提升10%、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左右。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前5月共签订物流总包合同655个,合同运量9.79亿吨。以国铁呼和浩特局为例,其已与包钢、中煤等企业签订“总对总”物流总包服务合同,签约物流总包项目68个,锁定合同运量11488万吨。
“提前锁定运量,有利于我们提前安排货运运输,提升线路使用效率。”国铁呼和浩特局货运部工作人员杜慧介绍,得益于此,前5月,国铁呼和浩特局货物发送量完成11123万吨,同比增加1143.8万吨。
“开展物流总包业务,就是把铁路的网络优势和企业的产能优势发挥到最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国铁集团货运部有关负责人说。
从铁运到海运——
“一单到底”跨越山海
福建福州港,蓝天碧海,吊机作业繁忙。一列从江西樟树站启程,搭载36柜工业用盐的班列顺利抵达港前站。货物完成卸载后,将由班轮转运至辽宁营口港。
“不同于以往的运输方式,这批货物从铁运到海运实现了‘一单制’。”国铁南昌局物流事业部营销经理卜繁华说。
“多式联运‘一单制’是物畅其流的集中体现。”卜繁华介绍,“一单制”指的是集装箱多式联运全过程中,凭一份多式联运(电子)运单或提单,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一体化运输服务模式。
不过,要想实现“一单制”可不简单。
统一标准是前提。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关键在于实现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的系统对接、数据流通。这一过程中,难题可不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椰汁饮料,在铁路系统里货物品名叫椰子汁,在航运公司的系统里叫椰汁,命名不同、标准不一,就无法实现数据对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多式联运部部长冯轶斌说。
为此,铁路部门新搭建了一套海运订舱系统,提供“翻译”功能,解决了数万条货物品名、港口码头名称等基础数据的转换互认难题。
改革报价是关键。“一单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了一单到底、一次结算。为适应“一单制”条件下的报价需求,铁路部门将过去的事后报价改为实时报价,让用户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就能清晰地看到运输价格。
今年2月底,国铁集团与中谷物流、信风海运、安通物流、泛亚航运4家航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手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
多式联运“一单制”,除了便捷客户,还能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系统对接后,船公司不仅可以提前预留舱位、安排船期,而且对于集港、装卸工作也能事先安排,提升效率。”信风(宁波)海运物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铁路部门为推动“一单制”运输,组织空箱调配、车辆配空、编组挂运,根据船期倒排列车开行计划,保障各环节无缝衔接。
数据显示,上述江西樟树至辽宁营口多式联运,采用“一单制”运输后,全程运输时间相比原来缩短了5天,运费降低了10%。
“以前我们要和多种运输方式对接,流程烦琐。现在,在铁路95306平台提交申请就能‘一单到底’,省时省力。”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晓峰说。
据统计,铁路部门已开发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119个。
货运历史数据代替担保物——
“运费贷”降低融资成本
“铁路‘运费贷’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有了这笔专项资金,今年公司发展更有信心了。”河南现代公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波说。
李波提到的铁路“运费贷”,是铁路部门创新推出的利率更低、门槛更低、流程更快、放款更快的铁路专属金融服务产品。依托铁路“运费贷”,货主无需提供传统抵押担保,凭借自身的铁路货运历史数据,即可7×24小时随时申请贷款,实现融资申请、授信审批和单笔放款全流程线上化。
李波介绍,对物流公司而言,收付款间存在账期,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如果扩大业务,不可避免会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铁路“运费贷”则可解燃眉之急。
以公司铁路货运历史数据代替担保物,物流企业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我们公司通过铁路‘运费贷’累计获得了700万元的专项贷款资金。近3个月公司的装车数、发送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8倍、1.2倍,发展势头非常好。”李波说。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铁路部门联动合作银行根据历史数据自动进行信用评估,动态确定授信额度和利率,大中型企业的额度还可根据其在铁路的发货规模、运量及运费变化情况而定。
客户通过铁路95306平台或银行指定线上渠道提交的贷款申请线上审批通过后,资金即可快速到账,审批时间缩短70%以上。
“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度分析管内1000余家货运客户运营情况,为其中409家目标客户一对一制定专属铁路物流金融合作方案。目前,已累计授信客户21家,授信金额3.44亿元。”国铁郑州局货运部专项物流部部长邵大力说。
数据显示,前5月,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已累计服务客户819家,授信融资总额197.83亿元。在铁路“运费贷”产品助力下,中小微物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约30%,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
“后续,铁路部门在做好铁路‘运费贷’业务的基础上,还将针对‘一口价’客户保证金占用资金流等问题,联合银行尝试推出银行保函业务,不断拓展铁路物流金融应用场景。”邵大力说。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内容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id:ourcecn)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