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

最近,经常关注汽车圈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咱们国家工信部每个月都会公布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信息,这在以前,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堆看着有点枯燥的数据和图片。

可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过去那些给新车拍的“证件照”,也就是官方叫的申报图,正悄悄地经历一场“改头换面”的升级,从朴素得甚至有些潦草的“素颜照”,摇身一变成了堪比专业摄影棚出品的“艺术照”。

这背后不仅仅是图片好看了这么简单,它其实反映了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和品牌意识的一次深刻进化。

咱们先回忆一下几年前的申报图是个什么样子。

那时候,对于绝大多数汽车厂家来说,向工信部提交新车资料,更多的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行政流程,就像我们去相关部门办事填表一样,重点在于把技术参数、尺寸规格这些硬性指标写清楚,不出错就行。

至于那几张配图,重要性就排在后面了。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申报图:背景五花八门,有的是在工厂某个堆着杂物的角落,有的是在露天停车场,甚至还有墙皮斑驳的老旧厂房;光线也是随缘,有时候车身一半在阴影里,一半在阳光下,颜色都看不真切;拍摄角度更是千奇百怪,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非常朴实的平视角度,有时候甚至因为摄影师站得太近,导致车辆比例看起来有些奇怪。

据说,有些项目的工程师为了图方便,干脆就用自己的手机,找个空地咔嚓几张就交差了。

那时候,大家看申报图,心态也比较平和,主要就是为了提前知道有这么一款新车要来了,对于图片的质量,并没有太高的期待。

但是现在,你再点开最新一批的工信部新车公示,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背景杂乱、光线昏暗、画质模糊的问题,几乎已经绝迹了。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取而代之的,是绝大多数车企都开始采用专业影棚进行拍摄。

纯色的背景墙、光洁如镜的地面,这些都成了标准配置。

更重要的是,打光变得非常讲究。

专业的摄影师会用多盏灯光,从不同的角度去照亮车身,精准地勾勒出车辆的腰线、曲面和设计细节,让整台车看起来光彩照人,金属漆面的质感和光泽被完美地展现出来。

这些图片的清晰度和美感,已经和车企官方发布的宣传海报没有太大区别了。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可以说,如今的申报图,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信息告知”,变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展示”。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看得更清楚。

比如前段时间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品牌的新车LS9,它的申报图就引起了不少讨论。

摄影师在拍摄时,特意选择了一个略微带点俯视的角度,并且把镜头拉得比较远。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完整地展现出这台大型SUV的气场和体量感,让它显得非常大气、稳重。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再加上精心布置的灰色调背景,一种高级感和科技感扑面而来,让人第一眼就对这台车的定位有了清晰的认识。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智己之前另一款车LS6增程版的申报图,那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案例。

那张图采用的是一个很平的视角,而且拍摄距离太近,导致视觉焦点全都集中在了车头部分。

这就好比我们用手机自拍时把脸凑得太近,结果就是脸部会显得变形,鼻子特别大。

那台LS6的申报图给人的感觉就是车头显得特别厚、特别笨重,车身侧面也因此显得不够修长,整体比例有些失调。

可实际上呢?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等后来官方正式发布外观图片时我们才发现,LS6增程版的真实设计是很协调、很精致的。

你看,仅仅是拍摄角度和距离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给消费者带来的第一印象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让人觉得“设计得好像有点问题”,另一个则让人觉得“这车真漂亮”。

说到这里,车企为什么要在申报图上花这么多心思,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空前的。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工信部的申报信息一旦公布,就不再是躺在政府网站上的一份文件,它会在几分钟之内被各大汽车媒体、自媒体和无数车迷捕捉到,并迅速传播到全网。

对于一款全新的车型来说,这张申报图,往往就是它在公众面前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

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我们心里形成一个初步的判断,这个判断会影响我们后续对这个人或事物的看法。

对于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品来说,更是如此。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一张制作精良、效果惊艳的申报图,能够立刻抓住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在他们心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高端的品牌形象。

它在无形中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是一个注重细节、追求品质的品牌。

这种积极的第一印象,可以极大地降低后续的营销成本。

厂家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扭转一个可能因为“丑图”而产生的负面印象,反而能借着这股热度,顺势而为,为新车的上市预热铺路。

因此,我们也能观察到另一个现象:很多车企现在都习惯在工信部公示信息的同一天,主动放出更多、更精美的官方图片。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这一方面是抓住热度,进行前期的营销预热;另一方面,也是对申报图的一种补充和“纠错”,万一申报图的角度或者光线没能完美展现车辆的美感,官方图可以立刻跟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确保品牌形象万无一失。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一个买车的普通消费者都会像汽车编辑那样,拿着放大镜去仔细研究申报图的每一个像素。

但是,把申报图拍得好看一些,这件事本身,相较于动辄数十亿的技术研发投入,或者是在价格战中“割肉”几万元,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可能只需要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工作一两天的时间,投入的资金对于一个庞大的汽车项目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然而,它换来的,却是媒体圈的一片赞誉,是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的主动分享和认可。

工信部新车申报图内卷升级,证件照秒变艺术照,车企审美大战开启-有驾

这笔账,任何一个精明的车企都会算。

这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极高的“内卷”,卷得非常聪明,卷在了刀刃上。

这种从“证件照”到“艺术照”的转变,实际上也折射出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的进步和成熟。

它标志着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把车造出来、能开就行,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它们开始关注品牌故事、关注用户体验、关注与消费者的每一次沟通。

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到市场营销、形象塑造,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精益求精。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一种源于自信的表现。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这些越来越漂亮的工信部申报图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图片,更是中国汽车品牌从“制造”走向“智造”,从“产品”走向“品牌”的坚定步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