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赚130亿!长城汽车,突围成功?
长城汽车最近公布了2024年的财报预告,数据相当亮眼:预计全年净利润124亿到130亿元,同比增长76.60%到85.14%。
但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销量却只有123.32万辆,同比增长仅0.21%。
这是什么情况?
销量没涨,利润却暴增,长城这是玩了什么魔法?
1.
突围之道:弃量保价
在当前“价格战”如火如荼的汽车市场,长城汽车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弃量保价”。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不追求销量,而是追求利润。
看看长城旗下各品牌的表现就明白了:
哈弗:销量70.62万辆,同比下滑1.25%
长城皮卡:销量17.71万辆,同比下滑12.47%
欧拉:销量63272辆,同比下滑41.69%
WEY:销量54728辆,同比增长31.55%
*坦克:销量23.1万辆,同比增长42.12%
有意思的是,定位较低的品牌销量下滑,而高端品牌WEY和坦克却实现了增长。
据报道,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6万辆,同比增长37.13%。
这说明什么?长城在主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车型占比。
2.
海外市场:另一个增长引擎
除了产品结构优化,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亮眼。
2024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453,141辆,同比增长43.39%。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拥有全球用户超1400万,海外销售渠道超1300家,累计海外销量突破170万辆。
我觉得,长城看准了海外市场的机会。
相比国内“内卷”严重的市场环境,海外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毛利率也更高。
数据显示,2023年长城汽车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26%,比国内业务15.5%的毛利率高出超过10个百分点。
这不香吗?
3.
技术积累:长城的护城河
各位车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弃量保价”的策略在长城这里能行得通?关键在于长城汽车多年的技术积累。作为燃油车时代的行业“一哥”,长城在燃油车上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比如在柴油发动机领域,长城有近20年的技术积累。
早在2006年,长城就推出了国内首款柴油乘用SUV车型长城哈弗H3。
这些年来,长城不断提升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推出了多款适用于皮卡和SUV的高功率柴油发动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赢得了183万用户的青睐。
再看坦克品牌,自诞生以来,14个月销量就突破10万辆,24个月破20万辆,市占率超过50%。这背后,靠的就是长城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积累。
4.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长城汽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挑战依然存在。以坦克品牌为例,虽然目前在越野赛道上占据优势,但随着比亚迪、奇瑞、东风和长安等企业纷纷进军越野市场,坦克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长城汽车显然也在积极应对。
据报道,长城计划在2025年推出新品牌BG汽车(从ZX改为BG),并将推出高端车型坦克800。
这款被称为“保定库里南”的车型,最早亮相于202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其紫金双拼色外加酷似劳斯莱斯库里南的方正车头,确实有点意思。
5.
最后说两句
长城汽车这份财报,给我们上了一课。
在大家都在打价格战的时候,长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提升产品结构,专注高端市场,开拓海外市场。
这种策略能否持续见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不得不说,长城的这种做法,确实给了整个行业一些新的思路。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长城汽车的这种策略?觉得长城未来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利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我想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理性选车、安全驾驶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