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整个大的制造平台说起,再聊聊电机、电池等零部件。海狮07 EV是基于e平台3.0打造的车型产品。它具备诸多优势,比如续航里程更长(更接近实际情况)、充电速度更快,还有更出色的智能化表现。借助这个造车平台,电池、电机的性能上限得到提升,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以及能耗方面都有优化空间。
依据已公布的申报信息,比亚迪海狮07 EV的电池规格有71.8kWh - 80.64kWh两种选择,续航里程维持在550km - 610km。
为何比特斯拉重244公斤,却能跑出高续航?
71.8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最大续航约550km,与特斯拉Model Y入门的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相比,仅少4km续航里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海狮07 EV的电池包更大,整车重量比特斯拉Model Y高出200多公斤(或许这是关键原因)。这一点可能让人困惑,为何使用比Model Y多11.8kWh的大电池,重了244公斤后,续航仍能与之相当。
首先,从能量密度层面来看。特斯拉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126Wh/kg;而比亚迪海狮07 EV使用的刀片电池,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就已达140Wh/kg,二代刀片电池产品能量密度更高,不过出现在仰望U6上(理论上短期内不会下放到海狮07 EV)。
接着是结构上的差异。特斯拉Model Y的电池包采用CTC技术,取消传统电池包设计,直接将电芯安装在车身底盘上,电池既作为能源设备,又成为底盘结构的一部分。而比亚迪海狮07 EV电池包采用CTB技术,将刀片电池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电池既是动力源设备,也是车身结构的一部分,所以结构强度更高,这可能是同规格下电池包更重的原因。
如此理解,为确保电池包及整车结构安全,比亚迪海狮07 EV必须使用大电池来支撑车身重量。实际上,该车在能耗控制方面取得进步;相较于之前同平台车型,在电池包和整体重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电机功率上调约13%,即涨了20kW。若转化为电耗水平,比亚迪海狮07 EV的电耗表现至少优化了5%左右,才换来了更高的功率上限。
新电机还带来了哪些提升?
通过与之前车型对比,不难发现这台TZ200XYS新电机功率上涨了20kW。相应地,优化方向也大致明确,包括电机设计优化、材料升级、冷却系统改进以及控制算法优化。这些方面都会提升电机性能并降低电耗。
先说电机设计优化,依旧是八合一电机,采用扁线绕组设计,所以比亚迪在TZ200XYS电机组上大幅改变结构设计的可能性较小,但可能改进了绕圈绕组方式,提高了磁路设计效率等。这样做有可能使电机在相同体积和重量下输出功率更高。不过,要提升20kW功率,应该不只是改变上述设计,更有可能是在不改变结构、体积、重量的前提下,对内部材料采用了新的应用方案。
在材料升级方面,电机内部可能使用了更高性能的磁铁、铜线等材料,但从提升功率的角度来看,材料替换比例不会特别高。
之后是冷却系统。随着电机性能提升,冷却系统也可能需要改进,这与性能直接相关。目前来看,TZ200XY系列电机采用油冷和液冷相结合的方式,而非仅采用油冷。这种混合冷却方式能更有效地控制电机温度,确保电机在高负荷运行时不过热,从而提高电机性能和寿命。
另外,电机控制算法对其性能和效率也至关重要。比亚迪可能对比TZ200XYS电机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使电机能更精确地响应指令,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进而增加功率输出。在之前的同平台车型上,平均电耗表现约为14kWh/100km。
当然,比亚迪海狮07 EV在加速性能上仍无法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尽管使用新电机后动力性能有所提升,但对于最大功率220kW的Model Y来说,性能仍有一定差距。若要提升性能,只能改变电机设计和材料应用,这将导致成本增加。
实际上,换个角度看,两款车价格可能相差5 - 7万元,但续航里程仅少4km、最大功率仅少50kW,这也是相当不错的表现,通过材料和算法升级,赋予了电机更好的性能。
最后
综合来看,比亚迪海狮07 EV在续航方面与特斯拉Model Y表现相当,但在性能上特斯拉Model Y更强,其单电机最大功率达220kW,也反映出其能耗管理水平较高。
然而,比亚迪海狮07 EV的优势在低温续航、电池安全、充电速度方面更为明显。其一,之前实测同平台产品在零下20度环境下,续航达成率约70%,这在低温环境下已属出色表现;背后的技术支撑是电池自加热技术,通过加大内阻产生更多热量,受外界温度影响更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