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安世撕破脸:断供晶圆威胁中国,反遭釜底抽薪,全球车企恐停产

一场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商业突袭”,正演变成一场谁都下不来台的混战。

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报道,荷兰安世总部在10月31日彻底撕破了脸皮。临时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提尔格,直接向所有合作伙伴发信摊牌了。

信里说得明明白白,早在10月26日,他就下令所有安世工厂,暂停向中国广东东莞的工厂供应晶圆。

理由找得冠冕堂皇,说什么安世中国“未能遵守合同付款条款”。但这不过是块遮羞布,真正的杀招在后面。

荷兰安世撕破脸:断供晶圆威胁中国,反遭釜底抽薪,全球车企恐停产-有驾

信中赤裸裸地威胁:除非安世中国肯给美日韩和欧洲的车企发货,否则晶圆就继续断供。摆明了就是一副“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活”的架势。

这封信的时间点,卡得相当微妙。

就在几天前,闻泰科技刚向荷兰方面发出最后通牒。想要中国这边重启出口协议?可以,但有三个条件:

必须恢复中方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位;必须解冻安世总部的资产;必须撤销那些所谓“窃取技术”的无稽之谈。

每一条都打在荷兰的痛处。

这出闹剧的开端,本是荷兰跟在美国后面的一次投机。他们随便找了个“国家安全”的借口,就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他们甚至直接把中方派去的CEO给撤了,强行夺走了公司的控制权,以为这样就能把这家半导体巨头收入囊中。

可惜,荷兰人显然办了件糊涂事。

他们抢走的,只是一个设在荷兰的办公室和品牌,却忘了这家企业的“心脏”和“命脉”,都牢牢地扎根在中国。

面对这种近乎明抢的行为,中国这边连半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就是一套组合拳。

先是中国商务部一道出口管制令,釜底抽薪,直接掐断了安世在中国的供应链。

荷兰安世撕破脸:断供晶圆威胁中国,反遭釜底抽薪,全球车企恐停产-有驾

紧接着,安世中国的管理层更绝,直接发声明跟荷兰总部划清界限,不听指挥了,还停止向荷兰供应任何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安世的生产模式,是全球化分工的典型。芯片在德国汉堡的工厂造出来,然后呢?

必须运到中国广东东莞的工厂进行封装和组装,最后再卖给全世界。

差不多七八成的核心产能,都在中国。这下好了,荷兰抢了个“空壳司令部”在手上。

反击的效果立竿见影。南华早报在10月29日就报道,由于晶圆供应减少,安世东莞的工厂已有约三分之一的设备停产。

但荷兰那边更惨,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找不到能替代安世中国这70%产能的封测厂。

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急得跳脚,警告说,从宝马、奔驰到大众,整个欧洲的汽车厂,可能几周内就得停产。

眼看要玩脱了,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才火急火燎地跑来要求谈判,嘴上说着双方是“相互依存”。

可他们提的要求,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居然是让中国在接受资产被抢这个事实的前提下,解除对他们的制裁。

这是真觉得,今天的中国还会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他们始终没搞明白,只要控制了设在荷兰的总部,就能控制这家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里举足轻重的企业,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

荷兰安世撕破脸:断供晶圆威胁中国,反遭釜底抽薪,全球车企恐停产-有驾

他们小瞧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的分量,也高估了自己手里的那点权力。

安世这件事,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它告诉全世界,西方国家嘴里天天喊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需要面前,就是一张废纸。

今天他们能对安世动手,明天就能对任何一家中国公司动手。

所以,这一仗,已经不只是一家公司的商业纠纷了。它关系到所有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的安全,是一条不能退的红线。

就像前驻法大使卢沙野说的那样,中国已经长成一头大象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藏着掖着,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跳到你脸上来。

现在,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中国手里。荷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我们则可以稳坐钓鱼台,看看他们还能耍出什么花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