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国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览会(以下简称 “国民车展”)将于 9 月 17 日 - 19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举行。作为聚焦汽车供应链的专业盛会,国民车展以 “构建全链生态,赋能产业升级” 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汽车供应链采购平台。展会将汇聚超过 20 家大型电动汽车、电动摩托品牌主机厂(整车厂),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直面交流、精准对接的高效桥梁。本次展会创新采用 4+4+4 展区架构,从汽车应用、新能源核心到创新延展领域,全方位呈现汽车供应链的前沿成果与未来趋势。
4 大汽车应用领域:科技赋能多元场景
在汽车应用领域,展区聚焦量产车、特种车、专用车的科技应用成果及零部件、后市场领域,构建起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展示体系。
量产车展区汇聚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主流品牌的 2025 款新车,比亚迪海豹 07 搭载的 “刀片电池 5.0” 和 “e 平台 4.0” 技术,续航突破 800 公里,零百加速仅需 3.6 秒,智能座舱采用 AR-HUD 抬头显示,可实现导航信息与实景道路的叠加;蔚来 ET9 的 “天枢全域操作系统”,整合激光雷达与 4D 毫米波雷达,支持城市无图自动驾驶,后排的 “皇后座椅” 配备 8 点按摩和零重力模式,将科技与舒适完美融合。
特种车展区展示用于消防、救护、工程的新能源特种车辆,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纯电动消防车,配备 300kW 大功率电机和 500kWh 电池组,续航达 300 公里,车载消防泵流量达 60L/s,可在 - 30℃环境下正常启动;宇通的氢燃料救护车,氢罐容量 12kg,续航 500 公里,车内搭载的智能急救系统能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至医院,为抢救争取时间。
专用车展区聚焦物流、环卫等领域,上汽大通的纯电物流车搭载智能货舱管理系统,通过 RFID 技术实现货物定位与追踪,载重 3 吨时续航仍达 250 公里;中联重科的新能源环卫车配备自动驾驶模块,可自主完成垃圾收集、路面清扫作业,已在天津滨海新区试点运营,单车日均作业效率提升 40%。
零部件及后市场展区则汇聚博世、大陆集团等企业的创新产品,博世的智能刹车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 0.1 秒,适配多种车型;途虎养车展示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养护设备,可实现电池健康检测、电机故障诊断的一站式服务,为后市场服务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4 大新能源核心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壁垒
新能源核心领域展区聚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车外应用)、底盘及智能驾驶系统(车内应用)、制造装备,直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痛点与创新成果。
三电系统展区是技术创新的集中爆发地,宁德时代的 “神行电池 2.0” 能量密度达 400Wh/kg,支持 5 分钟快充至 70%,在 - 20℃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超 85%,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量产协议;精进电动的扁线电机功率密度提升至 4.0kW/kg,效率高达 97%,可使整车能耗降低 8%。
智能网联系统(车外应用)展区展现车路协同的前沿实践,华为的 “八爪鱼车路协同平台” 已在天津经开区落地,通过路侧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回传,为车辆提供超 500 米的远距离预警,使交通事故率降低 35%;百度 Apollo 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长,使路口通行效率提升 25%。
底盘及智能驾驶系统(车内应用)展区凸显智能化升级,采埃孚的 “下一代智能底盘” 整合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响应速度比传统底盘快 3 倍,支持自动避障与精准泊车;Mobileye 的 EyeQ6 芯片算力达 50TOPS,可同时处理 12 路摄像头数据,为 L4 级自动驾驶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制造装备展区展示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关键设备,特斯拉的 4680 电池干法电极生产设备,将电极制造流程从 15 步缩减至 5 步,能耗降低 70%;发那科的焊接机器人采用 AI 视觉定位,焊接精度达 ±0.02mm,适配多种车身材质,生产效率提升 30%。
4 大创新及延展领域:跨界融合开拓新局
创新及延展领域展区涵盖轻量化、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探索汽车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勾勒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轻量化展区聚焦新材料应用,宝钢股份的第三代热成型钢抗拉强度达 2200MPa,厚度仅 1.2mm,用于车身框架可减重 15%;陶氏化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模块,重量较钢制部件减轻 50%,抗冲击性能提升 40%,已在超跑车型上量产应用。
具身机器人展区呈现汽车技术的跨界赋能,优必选的 “汽车伴侣机器人” 集成自动驾驶算法与机械臂技术,可自主完成车辆充电、洗车、简单故障检测等任务,语音交互支持多语种实时翻译,为车主提供全场景服务;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的升级版,采用汽车级电机与传感器,关节活动度达 270 度,可协助工厂完成零部件搬运与装配。
低空经济展区探索陆空联动的出行新方式,亿航智能的 EH216-S 自动驾驶飞行器已获得适航认证,可搭载 2 人,续航 35 分钟,飞行高度 500 米,在展会现场将进行空中巡游演示;小鹏汇天的 “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road 模式下可正常行驶,切换飞行模式后展开旋翼,航程达 100 公里,为城市短途出行提供新选择。
产业园区展区展示汽车产业集群的生态构建,天津经开区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汇聚 50 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从电池、电机到智能座舱的完整产业链,园区内的 “零碳工厂” 通过光伏屋顶与储能系统,实现 100% 清洁能源供电;合肥的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拥有 100 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已吸引 20 家自动驾驶企业入驻,形成 “研发 - 测试 - 量产” 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主机厂对接盛宴:精准匹配创造商机
展会期间,20 余家大型主机厂将设立专属对接区,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小牛电动等知名品牌。比亚迪采购部将发布 2026 年零部件采购清单,涵盖电池材料、智能芯片等 20 个品类,总金额超 200 亿元;吉利新能源将举办专场洽谈会,重点寻找固态电池、车规级激光雷达的优质供应商;小牛电动则聚焦电动摩托的轻量化车架与快充技术,现场筛选 5 家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发。
为提升对接效率,展会推出 “预约制一对一洽谈” 服务,企业可通过官方平台提前预约主机厂采购负责人,每场洽谈时长 30 分钟,配备专业翻译与技术顾问,确保沟通顺畅。同时,现场设置 “供应链签约中心”,预计将有 50 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 150 亿元。
同期活动:洞察趋势共话未来
展会同期举办 “全球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邀请工信部领导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政策,分析供应链安全与韧性建设的关键点;主机厂代表与核心供应商围绕 “碳中和背景下的供应链转型” 展开圆桌论坛,分享绿色材料应用、低碳生产的实践经验。
技术分论坛聚焦 “固态电池量产瓶颈”“L4 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 等热点议题,中科院院士将解析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突破,Waymo 工程师详解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优化方案。此外,还将举办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创新大会”,探讨电池回收、二手车检测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产业链末端的企业提供发展新思路。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区位优势为展会赋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枢纽,天津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整车厂及 300 余家零部件企业在此布局,形成 “1 小时供应链圈”。展馆的智能物流系统可实现展品快速装卸,5G 全覆盖保障实时数据传输,为参展商与观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025 国民车展以其精准的定位、丰富的展品与高效的对接机制,成为汽车供应链企业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会。9 月 17 日 - 19 日,让我们相聚天津,在这场全链聚合的盛宴中,共探产业变革机遇,共绘汽车出行的美好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