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近期在车圈炸开锅,不少网友刷到“经销商网络缩减”“销量腰斩”的消息后纷纷猜测:“曾经的豪车王者要跑路了?”“刚买的保时捷售后怎么办?” 随着传闻愈演愈烈,保时捷中国总裁潘立驰终于正面回应,用“马拉松而非短跑”的比喻明确表态:品牌将深耕中国市场,绝非退出。这场引发全网热议的风波,背后是豪华车市场的剧烈变革,也藏着传统豪车巨头的生存焦虑。
事件的发酵始于一则“保时捷拟优化中国经销商网络”的消息。有外媒报道称,因交付量持续下滑,保时捷计划在2026年底减少中国门店数量,这一消息被迅速解读为“逐步退出中国”,瞬间引发行业震动。但真相并非网友猜测的那般极端——保时捷官方很快澄清,所谓“优化”是关闭低效门店、聚焦核心区域,而非全面撤离,“中国仍是保时捷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巨大的阵地”。
要理解这场传闻的由来,必须看清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就在三年前,保时捷还处于高光时刻:2021年在华销量高达9.57万辆,占据全球市场的30%,连续8年坐稳“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宝座,卡宴、911等车型一度一车难求,加价提车成为常态。那时的保时捷,是豪华车市场的“利润引擎”,也是不少人心中“成功的象征”。
但从2022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8%,仅剩5.7万辆;2025年更是雪上加霜,前三季度销量仅3.22万辆,同比下滑26%,较巅峰时期近乎腰斩,全球市场排名也从第一跌至第三。更刺眼的是财务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中国市场的疲软被认为是核心原因之一。
销量和利润的双重下滑,让“退出传闻”有了滋生的土壤,而网友的反应更是五味杂陈。担忧的声音不在少数:“刚花百万买的Taycan,要是退出了售后保养怎么办?”“家里两台保时捷,保值率会不会暴跌?”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保时捷新能源车三年保值率曾达69.08%,但销量下滑后,不少二手车商已开始压价,这让车主们忧心忡忡。
也有理性网友看透本质:“不是保时捷想退,是中国市场变天了”“国产新能源崛起,谁还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确实,随着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本土品牌在豪华市场站稳脚跟,以“技术平权”打破了传统豪车的垄断——同样的价格能买到更先进的智能座舱、更长的续航和更贴心的服务,消费者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外资品牌。有网友直言:“现在30万的国产新能源车,配置比保时捷还高,保时捷的品牌光环不好使了。”
还有不少网友带着怀旧情绪:“当年路上看到保时捷都觉得稀罕,现在国产豪车遍地跑,时代真的变了”“卡宴当年拯救了保时捷,现在却跟不上电动化的节奏,有点可惜”。在他们看来,保时捷的困境,是传统豪华品牌转型迟缓的必然结果。
业内专家则给出了更专业的解读。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明指出:“保时捷的问题核心是‘转型慢半拍’。” 虽然保时捷喊出2030年纯电车型占比超80%的目标,但2024年其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27%,纯电车型Taycan销量更是暴跌49%。反观中国品牌,不仅电动化布局更早,还能快速响应本土需求,推出适配中国路况的智能驾驶、符合国人习惯的车机系统,这正是保时捷的短板。
面对困境,保时捷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启动了“自救计划”。上海嘉定的中国研发中心已落成运营,这是德国总部外首个全链路研发枢纽,将专门打造中国专属信息娱乐系统,融入AI语音助手和本土生态应用,预计2026年搭载到多款车型上。同时,品牌接连推出卡宴逐梦版等中国定制车型,布局亚洲首家品牌快闪空间,试图贴近年轻用户的需求。在裁员3900人“节流”的同时,还追加8亿欧元投资研发电池技术,甚至参投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弥补技术短板。
这些举措也让车主们逐渐安心。北京保时捷车主李先生说:“看到官方辟谣和本土化动作,悬着的心放下了,至少售后和后续升级有了保障。” 不少潜在消费者表示:“如果保时捷能拿出更贴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还是会考虑的,但前提是不能再靠品牌溢价‘割韭菜’。”
其实,这场“退出传闻”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从“外资主导”到“本土崛起”的历史性转变。保时捷不会轻易退出中国——这里有全球最庞大的豪华车消费群体,也有最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但它必须明白,中国市场早已不是“躺着赚钱”的时代,消费者要的不是“进口光环”,而是实打实的技术、服务和性价比。
正如保时捷中国总裁潘立驰所说,在华发展是“马拉松而非短跑”。这场马拉松的赛道上,对手早已不是奔驰、宝马,还有越来越强的中国品牌。保时捷的坚守值得肯定,但能否跑赢下半场,关键不在于“不退出”,而在于“能不能跟上中国速度”——快速迭代电动化产品、深度本土化创新、放下豪华品牌的身段。
说到底,中国市场从来不会拒绝优秀的品牌,但绝不会纵容落后的思维。保时捷的困境,给所有传统豪华品牌敲响了警钟:不拥抱变化,再辉煌的历史也只能是过去。你觉得保时捷能凭借本土化转型逆袭吗?欢迎留言分享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