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这个曾经靠“性价比”打出名堂的新势力车企,最近摊上了大事。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申请破产审查,这消息一出,吃瓜群众瞬间炸开了锅。可别误会,这不是哪吒自己主动申请的,而是被一家广告公司告上了法庭讨债。
哪吒方面火速辟谣,意思很明确:“别搞错了!车还照卖,债务另算!”可这事儿真有这么简单吗?
从销量滑坡到融资难产,再到“被破产”,哪吒的生存现状究竟有多惨烈?一边是友商疯狂补刀,另一边是网友开始押注“哪吒还能撑几天”,这场大戏背后藏着的,可能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寒冬。
一、破产≠凉凉?法律老司机来划重点
要搞清楚这事儿,首先得明白“被申请破产”和“主动破产”有啥区别。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的消息,这次事件的主角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而不是哪吒汽车本身。
更关键的是,这是由一家上海广告公司发起的破产申请,法院才刚受理,距离真正的破产清算还差十万八千里。法律上,债权人可以申请债务人破产,但最终是否进入破产程序,还得法院说了算。
这事儿看似凶险,其实也给哪吒留了条自救的后路。法律规定,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一般会开启“重整程序”,这期间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引入投资等方式“逆风翻盘”。也就是说,这次事件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而不是直接宣判死刑。
不过,别以为这只是“走个流程”那么简单。近年来,威马、拜腾等车企也经历过类似的破产审查,可最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凉凉,一个半死不活。哪吒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关键在于接下来的“自救”动作够不够硬。
二、丰田辟谣:“收购哪吒?这事儿没影儿”
就在哪吒母公司被申请破产的消息传出后,坊间迅速传出另一个大瓜:说是丰田要出手接盘哪吒。一时间,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还有人把“丰田+哪吒”的未来商业蓝图都画出来了。
但很快,丰田中国站出来辟谣了:“纯属谣言,别cue我们。”这事儿瞬间打了哪吒的脸,也让不少人感慨:现在的新能源车企找接盘侠,怎么就这么难?
其实,丰田辟谣也不意外。毕竟,新能源车领域竞争激烈,丰田自家都忙着搞混动和纯电路线,还真没空去救别人。而且哪吒的财务状况摆在那儿,三年亏损超百亿,B轮融资迟迟未落地,连“价格屠夫”这个卖点都快失灵了。
换句话说,丰田不是不想“占便宜”,而是觉得这块“便宜”肉太烫手。
三、销量下滑+资金吃紧,哪吒的日子有多难?
哪吒的困境,其实从2024年开始就显现了出来。根据公开数据,哪吒已经从新势力TOP3掉到了前十之外,销量持续下滑。
曾经靠“10万级性价比”打市场的哪吒,现在却面临零跑、深蓝等友商的疯狂内卷。你降价?我比你更狠。
你推新款?我直接砸广告抢流量。在这种“内卷式竞争”下,哪吒的优势被一步步蚕食。
更糟糕的是,资金链的压力也在迅速扩大。数据显示,哪吒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过去三年亏损超过百亿,现金流压力巨大。虽然哪吒官方一再强调“经营正常”,但融资迟迟未落地、裁员传闻不断,让外界对它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业内人士分析,哪吒目前的经营策略有点像“饮鸩止渴”。通过降价换取销量,看似能拖延时间,但却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一旦资金链断裂,哪吒就只能走上威马的老路——等待重组,或者彻底出局。
四、救命稻草在哪?三条路能否逆天改命?
那么,哪吒还有救吗?
答案是有,但难度不小。业内人士总结了三条可能的出路:
1️⃣ 找土豪续命:这是最直接的办法,比如地方政府出资救场,或者引入大厂注资。蔚来当年的“合肥模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但问题是,哪吒能不能找到愿意接盘的“白衣骑士”?
2️⃣ 断臂求生:放弃那些亏损严重的车型,全力押注主力产品线。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损失市场份额,但至少能止住出血。
3️⃣ 技术梭哈:靠技术创新打一场翻身仗,比如前不久宣传的“5C超充技术”,如果真能落地,或许能成为新的卖点。
然而,这三条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现在对“新能源救场”这件事已经没那么热情了,而技术突破又需要巨额研发资金支持。哪吒能否走出这片泥潭,可能真的得靠一点点运气了。
结语
哪吒汽车的破产风波,其实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问题的缩影。从疯狂扩张到资本退潮,再到市场内卷,车企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而哪吒的这场生死局,究竟会等来一个“白衣骑士”,还是逐步滑向威马的结局,现在还很难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仅靠“性价比”已经不足以撑起未来,找到更性感的卖点,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哪吒汽车还有救吗?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押注它的未来,还是提前写好悼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