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飞度是城市街头最常见的车型之一,被誉为"平民超跑"的它为何突然跌落神坛?当9月销量数据定格在惨淡的16台时,消费者和业界都在问:飞度真的被市场抛弃了吗?深入调查后发现,真相远比表象复杂。
主动清库还是被动滞销?
走进广汽本田44S店,销售人员会告诉你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不是没人买,是没车可卖!"从2025年上半年月均400辆,到9月的16辆,销量断崖式下滑的背后,是广汽本田有计划的清库存行动。现款飞度已停止排产,热门配置和颜色早已断货,部分经销商甚至需要跨区域调车才能满足订单。这种节奏与销量下滑曲线高度吻合,显然不是偶然。
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飞度的处境并非最差。大众Polo、丰田威驰同样面临销量下滑,但跌幅远不如飞度剧烈。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车市场,飞度的保值率仍保持在三年65%的高位,远超市面上同价位新能源车型。这些数据表明,销量的异常波动更多源于车企短期策略调整,而非产品力彻底崩盘。
新能源浪潮下的生存困局
飞度面临的真正挑战来自新能源车的结构性替代。比亚迪海豚起售价7万元却配备L2级辅助驾驶,五菱缤果、吉利星愿等纯电小车月销数万辆,它们以更低的用车成本和更先进的智能化配置,对燃油小车形成了降维打击。飞度在隔音、底盘舒适性、车机系统等方面的短板被无限放大,甚至连基础的倒车影像都需要后期加装。
价格成为压垮飞度的最后一根稻草。现款指导价8.68万-10.88万元,终端优惠后仍需7万出头,而同价位新能源车已实现"油电同价"。再加上新能源车享有的购置税减免、不限行等政策优势,传统燃油小车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如此,飞度仍保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其"空间魔术师"的设计让4米车身实现媲美A级车的后排空间,魔术座椅可灵活放倒,实用性远超同级。1.5L地球梦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百公里油耗仅5升左右,一箱油续航超过700公里,对充电不便的用户仍是刚需。
改装文化是飞度最坚固的护城河。从第三代GK5的"平民超跑"称号,到官方無限MUGEN版,飞度始终是年轻人低成本玩车的首选。潮跑版原厂配备运动套件,一套避震器、轮毂就能打造个性化座驾,这种参与感是新能源小车难以复制的独特体验。
换代前夕的市场真空期
业内人士分析,飞度销量骤降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现款车型在设计、配置上更新缓慢,面对国产车型在空间、性价比、智能功能上的快速升级,优势逐渐消失。本田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滞后,整体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低,未能及时承接燃油车用户的需求转移。
从爆款到滞销,飞度的境遇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阵痛。但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清库通常是为新一代产品让路的标志。有消息称,本田正在加紧研发新一代飞度,或将推出混合动力版本以应对市场变革。
销量下滑的背后,是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飞度能否在新能源时代续写传奇,或许取决于本田能否在保留其核心优势的同时,赋予它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内涵。在这个快速变革的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