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全面拥抱电动化的浪潮中,Toyota会长丰田章男(Akio Toyoda)依然坚守其“多能源策略”的立场,主张应该全面思考减碳方案,而非盲目推崇纯电动汽车。他认为,真正的敌人是“碳排放”,而非燃油引擎本身,近日在接受外媒专访时,他再次重申这一观点,指出即使纯电车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放废气,其整体碳足迹也未必比混合动力车来得低,特别是在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国家。
丰田章男指出,过去二十多年来,Toyota已销售超过2,700万台油电混合动力车,其累积减碳效果等同于900万辆纯电动汽车,但若这900万辆电动汽车是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日本市场制造与使用,其实会“增加碳排放”而非减少。这个说法虽未披露其计算细节,但其用意很明确:不能只看尾气排放来评估环保效益,还要全面考虑从电力来源到制造过程的碳足迹。在许多地区,电动汽车的能源来源仍高度依赖化石燃料,这让“零排放”成为一种理想化的论述而非现实。此外,锂电池生产的高碳能耗、充电设施建设不足、以及锂、钴等关键矿物的供应链挑战,都成为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隐忧。相较之下,混合动力车的技术成熟、基础设施要求较低,更适合过渡期使用。
Toyota也拥有不少纯电动汽车型,不过多能源的发展是他们目前的宗旨。
不同于许多车厂大刀阔斧宣布全面转向电动化,Toyota采取的是更“审慎而务实”的多能源策略,并非电动汽车唯一选项。Toyota的路线包括:传统油电混合车、PHEV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以及使用合成燃料的引擎车型。丰田章男强调:“我们的战争对象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某一种技术。”此外,他也指出,贸然全力推动纯电车发展,恐怕会对日本制造业造成重创,并可能导致高达550万个就业机会流失,这并非对创新退缩,而是对现有产业结构与能源现实的考量,从产业稳定度、能源弹性与全球市场多样性出发,Toyota的策略更具系统性。
Toyota也有针对中国地区推出专属的纯电动汽车。
丰田章男的发言再次挑战了主流媒体与政策导向中对“电动汽车是唯一未来”的论述。他的观点提醒我们,在追求碳中和的过程中,技术与策略的多样性才是关键,电动汽车虽是减碳的一条重要路径,但不是唯一答案,特别是在全球能源结构与基础建设尚未完善之前,混合动力车与其他能源形态的并存,更能有效应对实际挑战,面对气候变迁,速度固然重要,但正确的方向与方法更为关键,Toyota的多样化策略,或许正为汽车产业指出一条更具韧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转载自:车势文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