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家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榜

中国轮胎产业中,搭载乘用车的半钢子午线轮胎为主要市场,也是各大轮胎制造商的主流产品,更是中国轮胎占领全球市场的主力军。

车辕车辙近期整理了全国80家较具规模的轮胎制造商,其中有56家布局了半钢产能,结合2025年内外销市场运行现状,我们来看看当下中国半钢胎的分布情况。

中国56家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榜-有驾

注:部分数据为估测

玲珑轮胎乘用车胎规模全国第一

按年产能排行看,玲珑轮胎的半钢胎规模最大,目前拥有招远、德州、柳州、荆门、长春国内已投产的生产基地,及泰国和塞尔维亚两个海外基地,其中乘用车及轻卡胎年产能8300万条。

中国56家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榜-有驾

2024年玲珑轮胎财报披露产能分布

此外,目前玲珑规划陕西铜川工厂设计年产152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和50万套翻新胎项目,安徽六安项目年可实现1200万套乘用及轻卡子午线轮胎和260万套卡客车子午线轮胎,巴西项目也在酝酿中。

中国乘用车胎仍然一盘散沙

从具体分布来看,全国乘用车胎产能仍然比较分散,年产能在3000万条的仅10家,分别是玲珑轮胎、中策橡胶、赛轮集团、正新橡胶、佳通轮胎、森麒麟、韩泰轮胎、昌丰轮胎、米其林中国、锦湖轮胎、万力轮胎。

相比外资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在全国建设的超50家工厂,中国乘用车胎企业遍地开花,很难形成品牌效应,这种局势长期难以改变。

中国56家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榜-有驾

其次,中国乘用车胎仍以替换市场为主,仅有少数头部轮胎厂及外资品牌在原配板块占据一席之地。尤其国产乘用车胎,在国内外是中低端的代名词,品牌溢价低。

近几年,几大国产头部企业着力进攻中高端市场,打造产品差异化策略,如中策1号系列、赛轮液体黄金系列,玲珑大师系列产品。

产能全面过剩,时代红利犹存

2025年以来,继全钢胎市场进入下行区间之后,乘用车胎市场需求减弱,加上各大轮胎厂扩产步伐加快,海内外新产能不断涌出,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逐渐显现,很多企业表示利润压力陡增,尤其表现在内销市场。

在产能全面过剩的时代,中国轮胎在全球范围内仍存很多机遇,全球汽车保有量只增不减,“一带一路”国家需求还在释放,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兴盛带来的时代红利。

中国56家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榜-有驾

同时,普遍的消费降级为高性价比的国产胎铺就更宽道路,中国轮胎与外资品牌的产品性能差距不断缩小,都是中国乘用车胎未来发展的利好层面。

需要警惕的是,欧美国家越来多的关税打压和贸易壁垒,将倒逼中国轮胎注重研发创新,中国各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也敦促轮胎业向更加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