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车道漫谈【一周辣评】栏目,兮子会用犀利的视角、辛辣的语言,为你解读车市热点,剖析行业趋势,揭露车企套路,让你看清车市真相,不做“韭菜”!
作者|林兮
编辑|毛毛
出品|车道漫谈
本周车市,我们见证了车企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漩涡中翻涌,虽然迷宫千变万化,但消费者手握真金白银的终极诉求却愈发清晰。他们要的绝不是财务报表的华丽转身,而是方向盘上实实在在的驾乘惊喜。
蔚来三大品牌或全面整合
据36氪报道,蔚来汽车于5月9日启动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深度整合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旗下乐道品牌和萤火虫品牌或将整合进入蔚来体系,涉及乐道品牌产品研发、用户服务、车型营销等部门,以及萤火虫事业部。
兮子辣评:
乐道L60月销不足5000辆的惨淡数据,暴露出资源分散导致的效率黑洞——独立研发、营销体系每年吞噬巨额资金,却换来不足主品牌一个零头的销量贡献。李斌亲自下场抓供应链成本,就是对前期盲目扩张的纠偏。但这场整合既要维持“高端-中端-入门”的品牌区隔,又试图共享底层架构,最终可能陷入大众套娃式产品困局。“四季度笃定实现盈利”的军令状高悬,这场架构手术究竟是涅槃前奏,还是饮鸩止渴,很快就见分晓。
吉利推行轮值总裁制
吉利汽车宣布实施轮值总裁制度,以优化管理结构和提升决策效率。据吉利控股集团官网显示,戴庆已经出任首任轮值总裁。作为2000年加入吉利控股集团的吉利系老人,戴庆曾担任多个财务和经营管理相关职务。他还拥有会计学学士学位和专业会计学硕士学位,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兮子辣评:
吉利此次推行轮值总裁制,看似是向华为等科技巨头的管理模式看齐,实则暴露了传统车企在转型浪潮下的深层焦虑。在新能源赛道厮杀的关键期,一个精于算账的掌舵者,能否真正驱动技术破局与市场突围?戴庆虽有24年财务经验稳坐高位,但用户要的是好车不是好账本。这场改革究竟是李书福的最后一战,还是职业经理人的安全跳板,时间会给出答案。至少现在,资本市场更想看到的,是极氪的智能电动车能卖爆,而不是财报里的合并报表又多了一行。
小米汽车致歉声明
5月7日,小米汽车针对SU7 Ultra车型的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发布致歉声明。小米汽车表示,之前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给部分用户带来了困扰,对此深表歉意。收到大家反馈后,小米汽车已暂停了这次推送。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将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小米汽车已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预计用时4-8周,具体时间以小米官方通知为准。
兮子辣评:
小米汽车的用户共创逻辑,这次玩不灵了。一边标榜“地表最快量产四门车”吸引性能党买单,一边用OTA更新强行锁马力,美其名曰安全考量,暗地里将消费者当作赛道营销的工具人。当车企把“用户需求”挂在嘴边,却连核心功能都要靠灰度测试和事后道歉来补救,所谓的诚意积分,不过是另一种成本转嫁。消费者要的不是深夜公关稿,而是买车时承诺的不缩水体验。与其在致歉声明里感动自己,不如先学会尊重用户的选择权。
小鹏汇天被传即将IPO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正考虑让其飞行汽车子公司小鹏汇天进行IPO。知情人士表示,小鹏汽车已邀请多家银行参与其IPO的承销商竞标,此次IPO可能选择在中国香港或美国进行。不过,知情人士称,相关事宜仍在商议中,小鹏汽车可能选择其他上市地点,也可能最终选择不上市。针对上述报道,小鹏汽车的代表拒绝置评,并表示该公司将在适当时机进一步披露信息。
兮子辣评:
小鹏汇天冲刺IPO一事如果属实,那么飞行汽车行业的烧钱焦虑又将得到进一步印证。尽管政策红利和万亿市场预期为其镀金,但量产前夜的巨额资金缺口、技术成熟度存疑、乃至207万元的高昂售价,都让这场IPO更像一场豪赌。飞行汽车究竟是颠覆性技术,还是资本催生的伪需求?当政策红利退潮,谁能真正飞越“PPT造车”的宿命,才是行业该回答的问题。
朱江明辟谣年薪800万
针对网传“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2024年年薪811.9万元”的传闻,朱江明于5月7日通过个人视频号公开回应。他表示,当前年薪仅为8万元,且该收入仅用于缴纳社保,与传言金额相差悬殊。此外,他透露自2015年创立零跑汽车以来,累计领取的薪酬总额可能不足200万元。
兮子辣评:
高管年薪一直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大家心知肚明,企业家核心收益并非来自工资,而是股权增值——零跑当前市值近800亿港元,朱江明作为创始人,持股价值远超工资性收入。这种“低薪+高股权”模式实为科技企业常见操作,既可规避高额个税,又能强化投资者信心。毕竟在公众认知中,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理应挂钩,零跑现在的难点在于,既要维护“艰苦奋斗”的企业家人设,又需平衡资本市场对高管激励合理性的审视。说到底,企业家哭穷与炫富同样危险,真正透明的薪酬披露机制才是消解质疑的良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