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表现:稳中有升,但未达预期
广汽传祺向往S7在3月31日上市后,4月交出首月销量2977台的成绩单。尽管这一数据较前期的铺货阶段(2月666台、3月1270台)有所增长,但与官方宣称的“上市12小时订单破万”形成鲜明对比。横向对比同期竞品,比亚迪唐L(5229台)、长安启源Q07(3119台)均表现更优,反映出传祺向往S7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尚未展现出“黑马”潜质。
产品力解析:技术亮点与配置争议并存
作为传祺“向往”系列首款车型,S7定位中大型插混SUV,搭载1.5T+单电机插混系统,提供两驱/四驱版本,CLTC纯电续航115公里起,WLTC亏电油耗5.7L-6.5L,支持快充与对外放电。试驾体验显示,其“一车双模、一车三用”技术(纯电、增程、混动自由切换)和超1000公里综合续航能力,展现了全场景适应性。
然而,配置分层问题成为争议焦点:17.58万-20.98万元的中低配车型缺乏疲劳驾驶提示、遥控泊车等实用功能,而高配版(22.98万元)虽配备激光雷达、L2++智驾等高端配置,却因品牌溢价不足难以打动消费者。对比同级竞品,其价格与配置的匹配度被指“诚意不足”。
市场挑战:品牌力与竞争环境双重压力
广汽传祺近年来品牌力持续下滑,从一线自主品牌退居二线,而向往S7的定价(17.58万-22.98万元)需直面比亚迪、长安等强势对手的夹击。此外,传祺新能源布局滞后,2025年1-4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3.8%,4月跌幅达34.67%,S7作为“救市之作”面临更高期待。
人事动荡(如冯兴亚卸任)也可能影响后续营销策略,叠加消费者对“订单海报水分”的质疑,传祺亟需通过透明化运营重建信任。
未来展望:能否逆袭?三大关键点
1. 技术迭代与服务升级:传祺计划在“向往”系列中逐步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M8车型将首发无人代客泊车功能,若S7能通过OTA或改款补足配置短板,或可提升竞争力。
2. 品牌重塑:依托i-GTEC3.0技术平台和“007超级管家”服务体系(全国272城免费取送车、120万充电桩覆盖),传祺需强化高端形象与用户黏性。
3. 价格策略调整:针对中低配车型推出限时权益或配置包,或能激活“走量”潜力。
长跑者的“第一步”
首月2977台的销量虽未达“爆款”预期,但传祺向往S7展现了技术积淀与产品框架的潜力。在新能源赛道的长跑中,传祺需正视配置与定价的失衡,加速品牌焕新。若能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优化产品,S7或能成为传祺重回主流赛道的“转折点”,而非短暂的“营销泡沫”。
你看好传祺向往S7的未来吗?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