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供应链揭秘,这些厂商都在为特斯拉提供关键零部件

特斯拉的供应链探秘:哪些企业为其提供核心零部件

特斯拉,这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已经打造出一个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动力系统、内外饰、智能网联、车身底盘以及电子电器等六大关键版块的零部件供应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特斯拉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企业。

特斯拉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企业名单广泛,覆盖了众多关键领域。以下为部分核心供应商的简要信息:

已公布的特斯拉核心供应链厂商概览:

  1.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应商。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专注于为全球新能源领域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与服务。
2. 比亚迪: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比亚迪,这家业务广泛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凭借其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比亚迪致力于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体系。其营业额与总市值均超越千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3. LG化学:特斯拉的重要电池供应商。

立足全球锂电池市场,LG化学以其创新的材料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该公司致力于开发高效且优质的电池产品,旨在提高在下一代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作为全球化工十强企业之一,LG化学在中国市场的化学板块增长迅猛,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到2024年,其销售额有望达到52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40%的份额,彰显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4. 日本松下:锂电池PACK制造的佼佼者。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厂商,其业务涵盖了电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多个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松下积极布局该领域,与多家中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车的普及。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松下专注于锂电池PACK的制造,提供高性能的车载产品,助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目前,松下在中国建立了6个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形成了完善的研产销一体化体系。
5. 住友化学:锂电池隔膜的优质供应商。

住友化学,这家历史悠久的日本综合化学企业,自1913年成立以来,便以其广泛的业务范围和深厚的行业经验在化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总部位于东京、大阪设有分公司的住友化学,不仅提供必需化学品,还涉足能源及功能材料、信息电子化学、健康以及农业等多个领域。在锂电池领域,住友化学同样表现出色,其提供的锂电池隔膜产品备受好评,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贡献力量。
6. 科达利:动力电池结构件的专业提供商。

科达利,这家自1996年创立的企业,专注于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与汽车结构件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涵盖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及汽车结构件两大类别,且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便携式通讯及电子产品、电动工具以及储能电站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7. 长盈精密:动力电池结构连接件的佼佼者。

长盈精密,这家自2001年7月在深圳成立以来,便深耕于智能终端手机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的研发与生产。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35,0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的规模化制造企业。其动力电池结构连接件,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与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8. 安洁科技: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供应商。

安洁科技在苏州、惠州、深圳、重庆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8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是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内外部功能性器件的领先供应商。其客户包括联想、华为、微软等行业巨头,业务范围涵盖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产品等多个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同时,安洁科技还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和整体解决方案,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9. 万马股份: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

万马股份,这家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电线电缆、高分子材料以及充电桩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自1989年创立以来,公司持续积累与创新,于2012年成功对旗下电缆产业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此次重组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还进一步提升了生产、销售及服务水平。如今,万马股份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5500余人、总资产超过137亿元的综合性企业。其总部坐落于杭州,同时在国内多个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并拓展至越南等海外市场。
10. 中恒电气:与特斯拉携手,提供充电桩产品。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自1996年创立以来,便致力于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数字化技术以及能源云平台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公司深耕绿色ICT基础设施、低碳交通、新型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服务四大关键领域,致力于构建数字世界与能源世界的紧密联系,并提供全面的能源减碳产品与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中恒电气还与特斯拉携手合作,为其供应高质量的充电桩产品。
11. 博格华纳:与特斯拉紧密合作,提供电动马达和驱动系统。

博格华纳,这家坐落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的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电气化转型。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专业的制造能力,该公司与全球众多技术专家、工程师及原始设备制造商携手合作,不断为汽车市场带来创新且环保的移动解决方案。此外,博格华纳还积极投身于打造一个更加洁净、节能的世界,为全球售后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12. 华达科技:专注于车身冲压件的生产。

华达汽车科技,这家自1980年创办并已在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自2012年起,公司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在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并与各主机厂建立“近距离”的生产配套服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威唐工业:汽车冲压零部件的优质供应商。

威唐工业与特斯拉在汽车冲压零部件供应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作为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威唐工业专注于提供白车身结构件,这些部件在特斯拉的M3和MY等车型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威唐工业还在奥斯汀设立了新工厂,以支持特斯拉奥斯汀超级工厂的冲焊零部件需求,成为距离Cybertruck生产工厂最近的配套供应商。同时,通过与其他合作伙伴的间接合作,威唐工业还为特斯拉的Cybertruck车型提供汽车零部件产品。
14. 春兴精工:特斯拉的精密轻金属结构件供应商。

春兴精工,作为国内精密轻金属结构件制造与服务的佼佼者,自2001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其业务领域广泛,涵盖通讯系统设备、汽车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实力,春兴精工在模具设计、压铸技术、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荣获江苏省科技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特斯拉正是受益于其精湛的制造技艺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了春兴精工的重要客户之一,双方在汽车零部件供应方面保持着紧密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15. 采埃孚:底盘控制结构件的全球供应商。

采埃孚股份公司,这家坐落于德国腓特烈港的全球500强企业,一直是汽车行业的可靠合作伙伴和零配件供应商。其专业领域涵盖传输、转向以及底盘系统等关键汽车零配件的研发与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底盘控制结构件。
16. 拓普集团:底盘控制结构件的全能供应商。

自1983年在宁波创立以来,拓普集团便深耕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以及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集团旗下设有四大事业部,涵盖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底盘系统等多项业务。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客户网络,拓普集团已与众多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包括奥迪、宝马、斯特兰蒂斯等在内的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合作伙伴。
17. 博世:引领智能制动系统革新,推出iBooster等创新方案。

博世,这家在汽车与智能交通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凭借其深厚的车辆技术积淀,不断探索和提供创新的出行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助力器iBooster的推出,更是标志着博世在制动系统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其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家用汽车,更拓展至商用车、越野车、两轮车以及船舶和铁路运输等多个领域,为驾驶员带来更加安全、智能的出行体验。
18. 意法半导体:电动车SiC功率半导体的领先供应商。

意法半导体,这家拥有深厚半导体技术背景的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在电动汽车领域,公司特别推出了SiC功率半导体,为电动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产品不仅性能卓越,更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与好评。
19. 英飞凌:电动车功率器件的创新引领者。

英飞凌在汽车电子领域不断创新,其ATV事业部致力于打造环保、安全且智能的汽车,引领未来出行趋势。公司提供的MOSFET、IGBT及SiC等功率器件,为汽车的低碳化和数字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转型,英飞凌为环保交通贡献力量。同时,公司还致力于提供更高水平的网络连接、网络安全及功能安全解决方案,助力自动驾驶技术更上一层楼。
20. 恩智浦:特斯拉车载半导体与微控制器的技术合作伙伴。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作为技术解决方案的引领者,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和环境发展的创新。通过提供安全非接触式互动、增强人工智能功能,以及支持多功能的医疗设备和治疗传感器,恩智浦不断塑造更安全的社会。在汽车领域,其车载半导体和微控制器为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助力汽车电气化和更安全的驾驶。
21. 华友钴业:上调三元前驱体价格。

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已构建起完善的全球布局,包括总部桐乡、境外资源保障、中国制造基地以及全球市场。公司业务涵盖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镍、钴、锂资源的开发,到有色金属的绿色精炼,再到锂电正极材料的深加工,直至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形成了独特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近日,华友钴业宣布上调三元前驱体的价格,显示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及市场定价权。
22. 中伟股份:供应三元前驱体。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为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的综合服务商。公司深耕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这些领域均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中伟股份已与全球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高镍NCM、NCA等新能源材料,在3C、动力及储能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3. 中矿资源:电池级氟化锂供应商。

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矿产资源全产业链的矿业集团化企业。其业务领域广泛,涵盖锂电新能源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稀有轻金属(如铯、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固体矿产的勘查与矿权开发。作为电池级氟化锂的供应商,中矿资源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4. 雅化集团:电池级氢氧化锂的领军企业。

雅化锂业,作为国内锂盐行业的先行者,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其现有的锂盐产能已达到7.3万吨,并计划在2025年将产能提升至16万吨以上。雅化锂业的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生产数字化,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与高效率。企业致力于打造千亿规模的绿电供应链化工园区,同时,还将根据海外锂资源的开发进度,在美洲、欧洲、非洲等地投建锂盐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25. 杉杉股份:硅基负极材料等关键零部件的领先供应商。

自1989年在浙江宁波创立以来,杉杉股份经历了从服装业务到锂电池材料的转型。1999年,公司正式进军锂电池材料领域,并迅速成为国内领先的负极材料供应商。如今,杉杉股份已形成了以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为核心的两大业务板块,构建了强大的“双科技引擎”驱动模式。公司秉承技术创新理念,不断提升制造运营能力,深化降本增效策略,从而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26. 诺德股份:专注于电池用铜箔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自1989年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锂电铜箔供应商。公司构建了四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并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精细的管理体系,引入国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法国达索MES系统,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的智能工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27. 金力永磁:专业供应电机磁钢。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与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核心应用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其产品广泛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产品、工业节能电机以及节能电梯等多个领域,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8. 三菱化学:专注于电解液供应。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这家由三菱化成与三菱油化在1994年10月1日合并而成的综合化学企业,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化学公司。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功能材料、塑料产品、石油化工以及碳和农业产品等多个领域。在电池材料方面,凭借卓越的材料开发能力和全球供给网络,该公司主要提供EV(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电解液和负极材料,同时还有电池组的热控部件。此外,三菱化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备受瞩目,这种轻量且高强度的材料在推动汽车和飞机轻量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9. 天赐材料:专注于电解液供应。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6月成立以来,便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性能,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30. 洛阳钼业:三元锂电池原材料的领军供应商。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历史可追溯至1969年的企业,经过2004年和2014年的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民营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其业务版图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构建了独特的“矿山+贸易”业务模式。面对全球“双碳”战略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洛阳钼业正致力于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
31. 中科三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佼佼者。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由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现为北京三环控股有限公司)主发起设立以来,便一直专注于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旗下拥有四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其主打产品钕铁硼永磁材料在能源、交通、机械、信息、家电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节能环保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该产品在新兴领域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家电、机器人及风力发电等的应用日益广泛。
32. 横店东磁:专注于电机磁瓦与软磁材料的研发与销售。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自1980年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磁材+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板块,以“磁材+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一万六千余人,专注于电机磁瓦及软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33. 东睦股份:专业生产磁芯。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软磁复合材料(SMC)制造商,其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国营宁波粉末冶金厂。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东睦集团已成功跻身国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之列。
34. 天通股份:专注于磁性材料的研发与销售。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1984年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家控股及参股公司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作为国内首批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天通股份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力。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电子材料、电子部品和智能装备三大板块,并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制造与销售服务。
35. 旭升股份:新能源轻量化解决方案的佼佼者。

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平台型轻量化企业,自2003年在宁波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能源轻量化解决方案。集团下设压铸、锻造、挤压集成三大事业部,并在全球多个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其产品广泛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电池系统、底盘悬挂系统以及高性能车身系统等多个领域。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旭升集团已与多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奔驰、宝马、大众等知名品牌的全球合作伙伴。
36. 天奇股份:智能化集成的引领者。

天奇股份在国内外设立了多家子公司,其业务广泛涵盖汽车制造、智能仓储、循环装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锂电回收处理、新能源工程以及重工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已成功构建了一个涵盖自动化物流装备、智能仓储与分拣、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设备远程故障诊断分析与云服务、固体废弃物处理智能装备、报废汽车回收与利用、大型铸造件加工、新能源工程以及锂电池回收与利用等多元化业务的产业集团。
37. 海联金汇:铸就安全结构件。

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12月在青岛即墨市成立以来,便扎根于此,逐渐发展壮大。经过多次资本扩充,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1.7亿元人民币。2009年5月,公司迎来了重要的改制时刻,成功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而在2016年7月,公司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重组并购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
38. 宏发股份:继电器领域的佼佼者。

宏发股份在电器领域深耕多年,其产品布局广泛,涵盖继电器、中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设备、连接器、电容器、精密零件以及自动化设备等多个产业板块。公司实力雄厚,拥有30余家子公司,并在厦漳、东部、西部三大区域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成功构建了品类完备、配套齐全的全产业链优势。
39. 超华科技:电子基材与印制电路板的领军企业。

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电子基材如高精度电子铜箔和各类覆铜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生产基地遍布广东梅州、惠州、广州以及广西玉林等地,配备了世界领先的生产及检测设备,采用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标准作业控制,并已通过ISO9001:2015、IATF16949:2016及ISO14001:2015等管理体系认证。其产品不仅获得了UL、CQC的认证,更具备提供铜箔、覆铜板、半固化片、单双面及多层电路板等全产业链产品线的生产与服务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40. 生益科技:全球领先的PCB原材料供应商。

生益科技,自1985年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电子电路基材领军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其覆铜板板材产量实现了惊人的增长,从初期的年产60万平方米跃升至2023年度的1.2亿平方米。集团总部扎根于广东东莞,同时在咸阳、苏州、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常熟、南通和九江等地设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
41. 金安国纪:专业供应专用木浆纸。

金安国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其总部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该公司专注于生产与销售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覆铜板及其相关产品。令人瞩目的是,其在2016年实现了超过30亿元的销售总额。
42. 华正新材:PCB板原材料的优质供应商。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正新材”,自2003年成立以来,便成为华立集团的重要控股成员。作为国内环氧树脂覆铜板的先行研发与生产者,该公司已连续五届荣获“中国印制电路行业优秀民族品牌企业”的殊荣。
43. 沪电股份:PCB电路板的行业佼佼者。

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电股份”,自1992年在江苏省昆山市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印制电路板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公司秉承“成长、长青、共利”的经营理念,经过多年的市场深耕与品牌建设,已稳坐印制电路板行业的重要地位。其主导产品覆盖了通讯设备、汽车制造、工业设备、数据中心、网通设备、微波射频以及半导体芯片测试等诸多领域。
44. 世运电路:PCB领域的多面手。

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的全方位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其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更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军事及航空等高精尖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家注册资本高达40,180万元的企业,世运电路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PCB产品与专业服务。
45. 富田电机:驱动未来,创新不止。

自1988年成立以来,富田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守创新、热忱、诚信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工业用马达的研发与制造。以自有品牌FUKUTA立足市场,富田电机致力于提供性价比高、品质稳定的产品,支持客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需求。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富田不仅能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更能助力提升产品性能,助力客户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深耕与发展,富田电机已从传统的工业马达制造领域迈向电动载具马达及动力系统的研发与制造新篇章。
46. 麦格纳: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创新与质量。

麦格纳国际,一家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特斯拉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它专注于生产车身零部件和内饰,为特斯拉提供高品质的一级供应商服务。此外,麦格纳汽车镜像(上海)有限公司,作为MAGNA在中国的独资企业,位于金山区吕巷镇,专注于生产轿车后视镜。该公司产品广泛配套于中国各大轿车生产厂商,成为特斯拉后视镜业务的重要供应商,以创新与质量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47. 沪光股份:汽车线束领域的专业供应商。

沪光股份专注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全球多家汽车品牌提供同步开发、批量生产及专业技术服务。其线束产品广泛应用于整车制造领域,受到赛力斯、大众、奔驰、奥迪、通用、福特、捷豹、路虎等众多汽车整车制造商的青睐。
48. 贸联电子:连接器和线束的全方位供应。

贸联电子,自1996年在美国加州硅谷成立以来,便专注于为多元客户提供可靠的互连解决方案。其产品涵盖关键元件、线束及电缆线,广泛应用于资讯科技基础设施、用户端周边设备、光通讯、电信网络等多个领域。此外,贸联还服务于电器、医疗保健、工厂自动化、机械与感测、汽车产业、轨道车辆、船舶暨海洋产业、工业产业以及太阳能等行业,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供应商。
49. 东山精密:专注于散热器的供应。

东山精密,致力于打造更互联互通的新世界,肩负着为智能互联世界提供核心器件的重任。秉承开放、包容、务实的核心价值观,该公司已成长为一家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能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其业务领域广泛,涵盖印刷电路板、LED电子器件以及通信设备等多个方面,产品深受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汽车以及AI等行业的青睐。
50. 艾默生: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的研发与生产。

艾默生,这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美国企业,自1890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涵盖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供暖、通风及空调、电子及电信以及家电及工具等多个领域。在汽车行业追求更清洁、适应性更强、更灵活的燃气动力和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艾默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制造零部件还是成品,艾默生都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先进的塑料和金属焊接技术、优质的气动系统、致动和控制装置,以及实现Floor to Cloud™连接的软件解决方案。
51. 保隆科技: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涵盖平衡块及座椅位置传感器。

保隆科技,深耕汽车制造领域,积极推动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发展。其产品阵容广泛,涵盖气门嘴、平衡块等橡胶金属部件,以及汽车金属管件如排气系统管件、EGR管件等。此外,公司还涉足汽车电子产品,如胎压监测系统、传感器,以及基于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驾驶辅助系统等。
52. 华域汽车:专注于座椅与保险杆的研发与生产。

华域汽车秉承“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紧密跟全球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软硬件集成能力,服务优质客户群体,并打造融合创新的运营体系,力求成为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行业标杆。
53. 宸鸿科技:专注于中控屏幕的供应与技术解决方案。

宸鸿科技,作为透明玻璃投射电容技术的领先厂商,拥有完整且垂直整合的生产流程。我们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触控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涵盖产品设计、研发及量产各个阶段。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客户能够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及量产周期。此外,公司还提供多种尺寸的触控面板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54. 新泉股份:专注于中控台的设计与制造。

新泉股份,这家在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领域拥有深厚积累的公司,是上海主板上市公司的一员。自2001年成立以来,新泉股份已在国内设立26家分子公司,海外拥有5家分子公司,并配备了一个省级技术中心和一个通过国家CNAS认证的实验中心。凭借卓越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新泉股份已与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国内中、重型卡车领军企业,以及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知名汽车品牌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55. 宜安科技:引领液态金属锁盖创新。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5月成立以来,已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企业。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宜安科技专注于轻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业务领域涵盖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以及镁铝合金汽车产品三大核心板块。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高端LED幕墙、医疗器械、汽车配件、通讯设备,以及大型结构件等多个领域。
56. 宁波华翔:后视镜的专业提供商。

宁波华翔,这家自1988年成立以来便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国集团,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60家生产基地和3家区域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作为世界汽配五百强企业之一,宁波华翔为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提供高品质的内外饰件、车身金属件以及汽车电子产品,并以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57. 模塑科技:汽车保险杠的专家。

模塑科技公司,专注于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年生产能力超过600万套。公司已成功跻身宝马、北京奔驰、上汽通用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商行列,并在全球多个地点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包括无锡、上海、沈阳、武汉、烟台、墨西哥等地,以及北京、上海和江阴的研发中心。这些成就使得模塑科技成为汽车保险杠领域的佼佼者。
58. 福耀玻璃:汽车玻璃的领军企业。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海特斯拉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专注于提供车窗及三角窗汽车玻璃。其苏州工厂为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型提供了全面的汽车玻璃解决方案,确保了每一辆国产特斯拉都有6片玻璃源自苏州。同时,福耀玻璃也为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侧面四门车窗以及C柱上的小三角侧窗提供了优质产品。除了特斯拉,福耀玻璃的客户还包括奥迪、大众、福特、现代、丰田等全球知名车企,展现了其在汽车玻璃领域的领先地位。
59. 蓝思科技:深耕汽车玻璃及组件领域。

蓝思科技与特斯拉保持着长期且稳固的合作关系,其产品范畴广泛,涵盖了中控屏、B柱、C柱、充电桩以及后座显示屏等多个部件。这些产品的稳定交付,不仅彰显了蓝思科技在特斯拉供应链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更体现了其在汽车玻璃及组件领域的深厚实力与专业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蓝思科技有望持续受益于与特斯拉等高端汽车厂商的紧密合作。
60. 文灿股份:专注于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

文灿集团,以其高压铸造、低压铸造和重力铸造等多工艺技术,深耕于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集团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客户提供轻量且安全的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的众多系统与结构中,如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底盘系统等,为汽车工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61. 岱美股份:专业生产汽车遮阳板。

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乘用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作为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致力于与整车厂商实现技术同步开发,确保配套产品的标准化,同时提供一体化的售后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62. 均胜电子:引领汽车安全与智能交互技术。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安全系统供应商。公司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及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其业务架构涵盖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以及汽车电子和汽车安全两大事业部。在全球各大汽车出产国,均胜电子均设有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产品广泛涉及驾驶域控制器、人机交互、汽车安全(主动与被动)、车载信息娱乐、新能源管理及5G车载互联等多个领域。
63. 天津汽车模具: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领先者。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汽车模具行业的民营佼佼者,专注于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以及整车工艺装备的开发与制造。公司具备为客户提供新车型全套“模、检、夹”工艺装备,并与整车技术协调服务的一体化配套服务能力。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铝板件模具以及热成型模具领域,公司均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
64. 京威股份:专业打造汽车外饰件。

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中德合资的企业,是乘用车内外饰件系统的领先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公司专注于为中高档乘用车提供优质的外饰件系统,并涵盖配套研发与相关服务。凭借强大的模块化生产制造能力、同步开发技术,以及整体配套方案设计专长,京威股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尤其在铝合金、不锈钢、冷轧及镀锌钢板、塑料和橡胶等主流基材的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配套方面,已形成规模化供应能力。
65. 广东鸿图:内外饰件板及铝镁合金压铸件的一站式供应商。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自2000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汽车铝合金成型、塑料表面处理、材料研发及智能化集成技术产品的研发、开发与制造。秉承“优质高效、改进创新、永恒追求”的质量方针,鸿图科技不断壮大,已成功将单一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拓展为涵盖压铸、内外饰及投资的三大板块业务。
66. 易德龙:特斯拉的内饰板供应佼佼者。

易德龙,这家深耕EMS服务达17年之久的公司,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专长于内饰板的提供。内饰板,作为汽车内部装饰的关键组件,对营造舒适的驾乘环境和提升视觉美感至关重要。易德龙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把控,为特斯拉车型打造了众多精美且耐用内饰板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易德龙还提供方向盘、噪声处理、安全气囊、安全带等汽车零部件,为提升车辆的安全与舒适性能贡献力量。
67. 鸿特精密:铝镁合金压铸件的专业供应商。

广东鸿特精密,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铝合金汽车精密铸造领域,积累了19年的行业经验。公司现有广东肇庆和广东台山两大生产基地,均配备了完备的IATF 16949、ISO14001及ISO 45001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与环保安全。
68. 奥特佳:汽车热泵空调解决方案的佼佼者。

奥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热管理领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其业务涵盖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的研发、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包括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发动机散热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等多个方面。
69. 银轮股份:专注于换热模块的研发与制造。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在热管理以及尾气后处理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拥有深厚底蕴。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旗下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多达40余家,荣获我国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称号。其产品平台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大核心理念展开,涵盖商用车与非道路热管理、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发动机后处理以及工业和民用换热等多个领域。
70. 中鼎股份:深耕电子密封领域。

中鼎集团,自1980年在宁国市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众多下属企业、员工总数高达2.6万人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集团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核心业务,并在全球多地建立产业基地,包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地。此外,通过海外并购,中鼎还成功在美国、德国等地获得了KACO、WEGU、AMK、TFH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71. 三花智控:专注于电子膨胀阀的供应。

三花控股集团,起源于1984年的创业历程,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在制冷空调控件元件和零部件领域拥有深厚经验和技术的企业。其下属的三花智控,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和研发,已积累了30余年的行业经验。三花智控的主要客户群体均为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优质服务。
72. 联创电子:专注于车载镜头的供应。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触控显示器件等新型光学光电产业的发展。公司积极投资并培育电声及芯片产业,其产品广泛适用于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庭以及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联创电子已在江西、重庆、郑州、常州、黄石等地建立了多个产业基地,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车载镜头产品与服务。
73. 亚洲光学:专业摄像头供应商。

亚洲光学,这家在光学领域深耕了25年的企业,最初从光学元件的简单加工开始,逐步通过垂直与水平的整合,融合电子与机械的精湛技术,开辟出多元化的光电产品新领域。凭借对光学元件的深刻加工与研发能力,亚洲光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光、机、电核心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的集团企业。创新研发一直是亚洲光学的核心追求,不仅在自身技术上不断精进,更致力于强化整体研发能力,以提供更优质的摄像头产品。
74. 蓝帆医疗:全球医疗急救包的领头羊。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医疗器械领域,形成了中低值耗材与高值耗材的全面布局。在遍布全球的70家分子公司中,蓝帆医疗在全球九大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已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不仅在中国上海、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构建了24小时全球研发体系,还拥有数千名研发技术人员和600余项全球专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