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火爆的合肥世界雷达博览会,汇聚全球目光,特别是中国展台,被外国客户围得水泄不通。这种热度,很大程度上是南亚去年那场冲突催化的结果——巴基斯坦空军用实战证明,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单件装备,而是一整套能打赢现代战争的体系解决方案,尤其在雷达探测和电子对抗领域的表现,让“体系为王”不再是口号。
那次较量,与其说是平台或武器的单项比拼,不如说是体系效能的一次集中展示。合肥展出的,正是这套体系里的关键节点。别光盯着飞机导弹了,未来的空战,水深着呢。
博览会上,可真是亮出了不少真家伙。从能提前几千公里感知威胁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到专抓隐身飞机的各种新概念反隐身雷达,再到外形科幻的新一代外贸预警机模型,件件都透着十足的底气。难怪埃及、印尼、尼日利亚这些潜在买家看得两眼放光。
中国的军工品向来以“实用”著称,但这回的雷达展之所以这么受追捧,“巴铁”兄弟的实战经验是最好的背书。
尤其那场著名的“5.7空战”,尽管细节至今仍有争论,但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配合其背后体系,似乎确实让印度的“阵风”吃了瘪。这背后的门道,远不止是战机本身的性能那么简单。
很多人分析“5.7”事件,焦点都放在歼-10C怎么用霹雳-15E压制“阵风”的“流星”超视距导弹。这当然是一方面,但更关键、也更容易被忽视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如何运用一套“中式体系”,把预警机、地面雷达、电子战飞机等各种装备捏成一个拳头去打人。
现代空战,真不是简单的飞机单挑了。它比拼的是侦察、预警、指挥、火力、干扰、反干扰等全链条的能力整合。巴基斯坦空军这次的表现,恰恰说明他们在体系建设上走在了前面,而这套体系,很大部分来自中国。
那次冲突后,巴基斯坦空军一位副参谋长透露的两个细节,听着真让人“细思极恐”。第一个是,他们居然全程录下了印度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的通话,连己方飞机被击落时的惊呼都清晰可闻。按理说,“阵风”这么先进的战机,通讯应该有加密才对啊?
这只能说明几种可能:要么印度空军装备来源太杂,法、俄、以、国产一锅烩,互相之间数据链加密兼容性有问题。要么“阵风”的加密通讯被巴方的电子战系统压制了,只能被迫使用没加密的频道。或者,就是印度飞行员的保密意识实在太弱。
不管哪种原因,都在告诉我们,印度空军在电磁频谱这个隐形战场上,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个细节更致命:印度“阵风”的雷达告警器(RWR)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从截获的飞行员通话看,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巴基斯坦的雷达锁定,无论是歼-10C的机载雷达,还是体系中的预警机雷达,都没能有效告警。直到霹雳-15E导弹逼近,他们才如梦初醒。
这套RWR,也就是“阵风”上那个大名鼎鼎的“频谱”(SPECTRA)电子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法国和印度媒体嘴里被吹上天的。号称能探测所有威胁信号,还能指挥干扰和投放诱饵。
结果实战中,基本隐身了。事后分析,很可能因为歼-10CE、霹雳-15E或巴方预警机使用了低可截获特性(LPI)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信号特征非常隐蔽,让“频谱”系统这个“耳朵”彻底失灵了。
中国空军早就把“无电战,不起飞”当成了金科玉律。不光有歼-16D这样的专业电子战飞机,像歼-10、飞豹、轰-6这些主力平台,都能挂载各种电子战吊舱,执行伴随干扰或区域压制任务。
现在甚至把长航时无人机也融入了电子侦察和对抗体系,基本实现了编队出击的全面电子战化。
在解放军的言传身教下,巴基斯坦空军的电子战能力也是突飞猛进。他们甚至脑洞大开,把几架法国达索的“猎鹰”公务机硬是改装成了电子战平台。这种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的思路,本身就代表了体系建设的一种智慧。
反观印度空军,世界各地买来的装备堆在一起,看着挺唬人,但兼容性、体系融合度可能都一言难尽。“阵风”这次的表现,也就不那么出人意料了。
现代电子战,对技术的要求高得吓人。首先,你得有能力持续监控敌方的电磁频谱,收集各种信号,然后用人工智能去快速分析,并且随时更新自己的电子战数据库。印度在这块,估计买来“阵风”后,相关的对手信号特征库更新就没跟上,更别提主动去深度挖掘对手的电磁情报了。
其次,最底层的硬件技术是核心。现代电子战系统大都基于软件无线电,需要能根据敌方信号的变化,实时调整、快速迭代自己的应对策略。
这离不开高性能的FPGA芯片、基于FPGA的射频SOC,以及高速高精度的模数/数模转换器(ADC/DA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放眼全球,能把这套技术链从头到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基本也就中国和美国两家了。其他国家,在这看不见的较量中,多少有点“看客”或者“食材”的味道。
这次印巴空战,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技术和体系现实的一个缩影。巴基斯坦利用中式体系,尤其是预警探测一体化网络和电子战能力,成功弥补了部分技术平台的代差。
回过头看合肥的雷达展。那些炫目的雷达,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是中国庞大预警探测和电子战体系里的一个个关键节点。从米波、P波段到C波段,每一种都有特定功能,它们通过数据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大网。
中国这次展出的,是这种“体系化解决方案”,而且价格更亲民,合作条件更灵活,这对很多国家来说,诱惑力是巨大的。
当巴基斯坦用这套体系打出了实战成绩,也侧面证明了中国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体系整合能力只会更强。
别的不说,光是展会上大方展示的至少三种反隐身雷达,就足以让某些国家的第五代隐身战机感到芒刺在背了。在未来天空的较量中,胜负的天平,或许正悄然向那些真正理解并构建了全方位体系的国家倾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