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阿维塔,最近有点“支棱”过头了。一位汽车自媒体人“苏黎世贝勒爷”弄了个视频,爆料自己测的阿维塔12气动阻力系数跟官方宣称的差了老远,结果被阿维塔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还狮子大开口索赔1000万。这事儿,瞬间就引爆了舆论场。
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其实也简单。博主“开炮”质疑,车企觉着颜面扫地,要告人。但咂摸咂摸味道,这背后恐怕没那么云淡风轻。区区一个气动阻力系数,能让厂家如此兴师动众?一千万的赔偿金,又是个什么路数?
咱们先聊聊这个气动阻力系数。对汽车而言,这玩意儿直接挂钩油耗(或者电耗)和行驶稳当性。阻力越小,车跑起来越“吃得少”,也更“扎实”。所以,厂家在宣传时,铁定会把这个参数往好里吹。阿维塔12标榜的气动阻力系数是0.21Cd,这数据在电动车圈子里算是拿得出手的。可博主一测,飙到了0.28Cd,一下子“膨胀”了30%以上。这数字一出,潜在买家肯定心里犯嘀咕:这车是不是“注水”了?
阿维塔的回应也算麻溜,搞了个直播,现场实测。结果呢?最低测到了0.217Cd,虽说没百分百达到宣称的0.21Cd,但也算八九不离十。关键是,直播里测的是“最优”状态,博主入手的可能是配置各异的版本。厂家自己也松口,配置一变,同款车型的气动阻力系数会变成0.251。这下,戏码就足了:同一款车,阻力系数各不相同,这算不算挂羊头卖狗肉?
换位思考,站在阿维塔的立场,也能体谅他们的如坐针毡。新能源车市场杀成一片红海,一条负面消息,可能直接砍掉一波销量。尤其是在硬核参数上,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眼。但问题是,直接甩出一纸诉状,索赔一千万,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这让人觉得,车企不是想平息争议,而是想“捂嘴”。
再瞧瞧博主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毛病。视频里,博主把实测数据和二十年前的帕萨特B5相提并论,还被马斯克“点赞”转发,这无疑呈指数级放大了事件的波及面。这背后,有没有博主为了博眼球而刻意渲染的成分?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命题:买家和卖家之间,信息鸿沟横亘。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往往落后于厂家。厂家可以通过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左右消费者对产品的观感。而消费者想要核实厂家的说辞,成本却居高不下。博主实测气动阻力系数,某种程度上,就是想填平这种信息差。
但残酷的现实是,个体消费者在面对羽翼丰满的企业时,往往势单力薄。厂家可以祭出法律武器,让消费者闭嘴。这着实不利于行业的良性生长。如果消费者噤若寒蝉,厂家就会缺乏精益求精的驱动力。
平心而论,阿维塔这次“硬碰硬”死磕博主,也折射出新能源车行业的一大痼疾:过度包装。为了博出位,一些厂家热衷于在技术参数上玩花活,乃至不惜虚假宣传。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终将侵蚀消费者的权益,也透支行业的信誉。
与其砸重金去“公关”,不如把精力放在打磨产品力上。如果阿维塔能拿出更具公信力的气动测试报告,抑或公开不同配置车型的气动阻力系数,或许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这出闹剧也警醒咱们,消费者在入手新能源车的时候,不能一味迷信厂家的说辞,还要多渠道搜集信息,理性抉择。与此同时,也要力挺那些敢于“叫板”的博主,让他们能够为消费者摇旗呐喊。
这场风波最终会如何落幕,咱们还难以盖棺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已经撩拨起人们对新能源车行业虚假宣传乱象的审视。而这种审视,或许能倒逼厂家更加恪守诚信,最终让消费者从中获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