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荣耀版车型,给各大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业界充分感受到了其强大的影响力。到了2024年,比亚迪进一步推出了多款冠军版车型,将电动汽车的价格控制在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的水平,这一举措震惊了整个业界,因为这几乎动摇了一些车企的市场根基。2025年初,比亚迪再度引领创新,全民普及高阶智能驾驶,将其技术延伸至售价仅7万元的海鸥车型,这一策略再次引发了同行的热议和焦虑。
在昨天的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许多20万元以上和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车型,例如汉、唐、宋和海豹等,全部标配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而售价在十万元以下的海鸥、海豹05DM-i以及第二代秦PLUS DM-i等车型也搭载了这项技术,令不少竞争对手心情复杂。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十分显而易见。一些车企一直将智能驾驶作为高价销售的关键因素,例如某些品牌依靠其智驾技术支撑着三五十万元的高价销售。然而,比亚迪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使得这种价格优势不复存在,毕竟七万元的小车就已经配备了高阶智驾。如果其使用体验接近于那些高价车型,那么消费者还会有意愿去购买昂贵的车型吗?
此外,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上发表的观点也颇具深意,他指出,“智能驾驶,不同于勉强凑合的使用体验,与优秀安全的功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这一评论的对象,但业界普遍猜测这是在暗示比亚迪。以前,智驾技术一直被视作车企的“护城河”,如今这一界限被比亚迪打破,市场竞争格局显然将发生变化。
比亚迪此次发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共分为A、B、C三个版本。其中,“天神之眼”A版本为三激光版(DiPilot 600),主要应用于仰望车型;“天神之眼”B版本为激光版(DiPilot 300),主要用于腾势和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版本为三目版(DiPilot 100),同样适配于比亚迪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天神之眼”C版本作为最适合大众使用的高阶智驾,采用了5R12V纯视觉路线,没有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它依靠5个毫米波雷达与12个摄像头的组合,搭载1颗Orin N或征程J6芯片,运算能力达到84或128TOPS,支持高速NOA功能。
不仅硬件出色,其软件也极具优势。“天神之眼C”升级了BAS 3.0和行泊车算法,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程度。车辆前部采用三目立体视差系统,该系统让车辆能够“看得”更远且更清晰。多模态BEV技术的应用融合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全方位的精确感知。
更有趣的是,比亚迪赋予系统学习老司机驾驶习惯的能力,增强实际驾驶中的人性化表现。尤其是“影子模式”,该模式在后台无声收集驾驶数据,持续优化系统性能,使车辆的智能程度逐步提高。
总的来说,“天神之眼C”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表现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甚至超过了众多传统标准。比亚迪的这次技术普及行动无疑推动了科技的平民化,预计未来的汽车市场将迎来一场新的激烈竞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