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盯着充电桩屏幕上的数字直叹气:“隔壁极氪小哥吃完两碗泡面了,我这车才充到50%! ”作为首批丰田bZ5车主,他花18万买的顶配车型,官方标着630公里续航,实际跑高速连510公里都撑不住。
更让他憋屈的是,销售交车时拍胸脯保证:“这车用的比亚迪电池,靠谱! ”,曾经引以为傲的丰田品质,如今竟要靠中国品牌背书。 而方向盘上那个左转灯按键,愣是被藏在了空调出风口下面,害他每次转弯都得像找暗器似的摸索半天……
一、技术嫁接的真相:比亚迪三电+丰田外壳=?
丰田bZ5的核心卖点是“首款搭载比亚迪全套三电系统的丰田车”。 弗迪电池+丰田调校的组合,听起来像是中日技术强强联手。 可实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冬季续航打骨折:标称CLTC 630公里,老张的顶配版实际只能跑510公里。 同价位国产车冬季续航折损普遍在20%左右,bZ5却高达35%。
充电速度像树懒:峰值功率150kW的充电速度,在800V快充遍地走的2025年堪称古董。 从30%充到80%需要35分钟,足够竞品车主刷完一集电视剧。
系统兼容性翻车:比亚迪电机与丰田底盘调校明显“水土不服”。 过减速带时底盘滤震生硬,电机加速声却像电钻般刺耳,乘客吐槽“坐出了五菱宏光的质感”。
二、设计槽点大爆发:丰田工程师喝了假酒?
1. 反人类操作全家桶
方向盘右侧装着右转向灯按键,左转向灯却被塞到左侧空调出风口下方。 车主转弯时得在方向盘和仪表台之间疯狂切换视线,网友戏称“考科目二都没这么手忙脚乱”。 旋钮式换挡机构像燃气灶开关,不小心碰到就可能从D挡拧到R挡。 北方车主更遭罪: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时,得用开水浇才能拉开车门。
2. 智能座舱穿越回2010年
车机屏幕点开空调要等3秒,语音助手识别“打开座椅加热”能听成“播放周杰伦”。 两块4.2英寸仪表屏拼成的“数字座舱”,字体小得像蚂蚁搬家,车速数字和导航提示挤作一团。 对比同价位零跑C10的8295芯片+无界交互,bZ5的车机仿佛诺基亚碰上了iPhone。
三、定价策略迷惑大赏:丰田在玩消消乐?
想要丰田吹上天的Momenta5.0智驾? 得买15.98万元的智驾版。 但这款续航只有500公里(CLTC)。 想要长续航630公里版本? 请加价2万上17.98万元的高配。 更绝的是:低配车型连360全景影像都阉割了,却保留着“多层隔音玻璃”这种燃油车时代的宣传话术。 车主自嘲:“这价格够买两台比亚迪海豹了,结果买了个丰田标的海豹换壳车。 ”
四、空间设计魔幻现场
4.7米车长的中型SUV,后排头部空间只剩一拳(实测1米75身高坐直会蹭头发)。 溜背造型配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夏天晒得头皮发烫。 后备厢为了塞进比亚迪刀片电池,地台比竞品高出10公分。 搬运行李箱时得像举重运动员发力,宝妈吐槽“婴儿车搬上去能练出肱二头肌”。
五、4S店里的黑色幽默
销售顾问的话术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电池是比亚迪的,质量绝对没问题! ”“丰田品控比新势力强多了! ”,但当顾客质问续航虚标时,销售立刻改口:“所有电动车都这样啦。 ”维保车间师傅私下透露:“这车换电池得去比亚迪授权点,丰田店搞不定。 ”
六、市场用脚投票
首批车主群里晒出的续航截图清一色低于500公里,有人怒贴转让信息:“三个月准新车,血亏3万求接手。 ”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终端优惠已暗降到4万元。 乘联会数据显示,bZ5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仅2173台,不及同平台比亚迪海狮的零头。 二手车商见到bZ5直摆手:“这车收来怕是要烂手里!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