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原本油腻腻、轰隆轰隆、黑烟滚滚的漂移赛场,居然迎来了汽车圈新玩家:趁着2025年D1漂移赛成都站热气腾腾开幕,一台纯电“狠角色”星纪元ES杀了个漂亮“回马枪”,让不少老司机和围观小伙伴看得一愣一愣的——这是科技改变世界,还是新能源汽车卷得飞起?
你说漂移赛,那不都是燃油车的大本营吗?从头到尾都是大马力、高转速,油门一轰,后胎就起烟,甩尾甩得人心跳加速。可这一届成都赛道,偏就有种“不安分”的气息在飘。新能源车头一回被请上这顶级赛车场,还压根不是来打酱油的。星纪元ES带着几分“新派劲儿”和满满底气,直接进场“飘”了个全场。这事绝对让许多传统车迷直呼出戏:“电车?来漂移?”但现实的“打脸”往往来得又快又狠。
要说D1这比赛,地位那可不得了,简称汽车漂移里的世界杯。25年的底蕴,四十多国之间轮流办,光YouTube点击量就破五亿,全球迷弟迷妹薅遍五湖四海。去年中国首站刷屏的劲头,现场15万人,直播快五百万热度,全国网络蹿红。就这阵仗,不兴点“真本事”,车企不信你蹭得上名次。大家都想趁机用车轮说话,圈点粉丝。平时还挺高冷的用户,这回也冒头了,跑现场打卡,不仅围观自家爱车的“肌肉秀”,还顺带体验了什么叫潮改狂潮。毕竟,科技和竞技合体,才是燃点。
话说星纪元ES,这主儿不是临时抱佛脚。人家出身就是星途系的,走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队首,主打一个“敢超越”。江湖人送外号“车圈红牛”,为啥?纯粹是因为敢玩也会玩,奇葩操作贴地飞行:去年8月份,直接拉满甩出了51度极限环道,飚速220km/h,妥妥创里程碑;紧跟着又来个火车飞跃,起步到空中翻飞,地上观众下巴都掉了;四月中还跟极限漂移全球纪录赛了把狠的——疯狂超车叠加S型甩尾,16辆车移动穿梭,时间卡死不到30秒,又把吉尼斯给拿下。这些操作早不是单纯堆砌参数,更多是秀品牌胆识,硬实力握在手里说话。
其实不光是在赛道刷存在感,星纪元ES平时的“科技秀”也不少。前阵子探索者大会,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新花样甩出来,让不少吃瓜群众直呼“新能源原来还能这样玩?”结果这头刚下科技舞台,那头就直奔赛车战壕,进入D1漂移赛壕中壕。前后连接的跨界操作,既证明了技术线没有断,也让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车完全可以把操控极限和赛道趣味合二为一。
那问题来了,星纪元ES凭啥拿得下这冰火两重天的漂移赛道?终究,漂移不是天天逛马路,考验的是极致性能。星纪元ES底气从哪来?答案很简单——底盘、悬架、刹车、控制系统全军出击。一整套“黑科技组合拳”敲得全场肾上腺素直接飙升。云台智能底盘、前高阶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全铝合金架构、液压隔振、碳氮共渗制动盘、高性能六活塞卡钳、智能电子刹车……你能想到、想不到的科技元素,都往上堆了。号称“比肩百万级豪车”的细腻操控,开起来又灵又准。
可能有小伙伴听到这里已经开始云游:这串词太唬人,到底啥意思?行,直白点说:前双叉臂的悬挂结构,让车子的侧向动作幕幕到位。别看只是换个结构,开起来转向更听话,轮胎抓地性、路面反馈全都加分。官方吹牛说什么舒适性提升35%、过弯稳定性提高近一半,这数字看着晕,但一句话说白了——弯里横着跑,都不怕车轮耍赖。至于什么HDS液压隔振,管的就是烂路和坑洼,四个轮子颠来倒去也不晃你。全铝材料,更是省下快一百公斤本体重,簧下质量一降,再加上智能刹车系统,秒停都不是梦。数据党喜欢的干货来一串:刹车距离缩短4米,连续刹车热衰退才1.2%,开得疯刹得准,有安全有激情。
不过,比技术更能扛得住蹿红压力的,还是那颗爱折腾的心。谁还记得以前燃油车和电车互怼的那些年?什么“电车只能上下班”、“电池不顶用”、“赛道一圈准趴窝”,现在直接被现实打脸。星纪元ES把一波极限操作层层迭代,不止把自己炒成了网红车,更像是插上了“电漂”时代的先头旗。单凭进军D1漂移赛这动作,以前那些“只有汽油味才叫赛车”的老炮,估计已经开始重新设想人生。
当然,不服的围观群众也会追着问一句:你说你电车能飘,可续航、热衰减、重量、极限响应这些毛病,真解决了吗?官方报告一摞又一摞,实地试车也一堆,但真正上了赛场才是检验真章的环节。星纪元ES敢在顶级比赛里玩命漂移,按场上表现来看,也没见熄火拖影,更没“趴窝”,反倒是一连串漂移秀拿下高分。不得不说,电动带来的扭矩输出优势,换个角度理解,真有点“人造特效”的爽感,拉一把就给你甩出去,完全没有传统发动机那一脚油踩空的失落。只不过,细节打磨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星纪元ES这些看似花哨的“高科技”,归根到底还是把传统竞速与智能时代揉到了一起。
再想想拓展下去,新能源车进入顶级赛事,表面看着就是多了辆电动怪兽插个花,实际上却宣告了完整的新周期。等以后,什么F1、勒芒、中国房车赛,只要有个“风口”变化,估计也迟早轮到新能源军团集体“进军”。到时候,赛场的味道,谁还说得清楚是汽油味还是离子风?别忘了,科技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生活场景的一大步。
翻回头看,这次星纪元ES不是单纯来露脸的那种操作,更像是一场新能源汽车入侵燃油领域的“宣战书”。现实就在眼前,消费认知正在像潮水一样被改写。曾经那些“新能源汽车只能家用,性能不堪一击”的老观念,真的要在速度与激情的迸发中重新找定位。技术革新、跨界融合、行业洗牌,现在看来,都有了切切实实的落地支点。无限可能就摆在那儿了,只看谁有胆坚持。
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必须一头扎进“智能电车漂移赛”,也没必要所有传统燃油玩家集体转型新能源。但如果说科技的本质是推动边界、挑战权威,那星纪元ES无疑是用实际行动立了个榜样。谁说新时代车只能闷头通勤、端坐城市高楼下停车场?看完成都D1漂移赛这场“电大戏”,就知道什么叫拓宽了边界。
总归一句话,汽车圈已经轰隆隆进入新时代。技术没到头,规则随时可以改写。也许哪一天,真正的全民漂移狂欢,“油、电混战”才是赛事的新常态。敢于超越的玩家,才是下一个浪潮的弄潮儿。说不准哪天你就成了下一个电漂王者,站在聚光灯下让世界见证变化。
你怎么看这届D1漂移赛的电动之魂?觉得“电轰轰”会彻底引爆赛场,还是最强传统才有最后发言权?评论区见!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